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

不能因为疫情动摇新型城镇化发展信心

■张新民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3月23日   第 12 版)

  今年1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以凶猛的态势在全国蔓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因此,有专家认为,人口聚集在城市使得疫情迅速蔓延,只有将人口分散在农村和小城镇才能降低蔓延速度。

  笔者认为,这种停留在农耕文明的自然经济思维,不仅是荒谬的,也是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地。城市的发展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有了农产品剩余,才使得多余的人口逐步向城市聚集,从而衍生出二三产业。而人口向城镇聚集,减少了土地占用,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成本。城市人群思想的交流与撞击又促进了创新创业,提高了规模效益。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头戏。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1978—2019年,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60.6%,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8.48亿人,县级以上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85个。

  当前,城市群和都市圈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我国创新要素集聚、人口密度高、产业竞争力强、经济效率最优的地区。据统计,2018年,19个城市群地区承载了我国约80%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特别是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三大城市群以全国6.57%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29%的人口,实现了43.1%的地区生产总值、72.4%的进出口总额和57.3%的研发经费投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因此,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未来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没有城镇化的支撑,乡村也振兴不起来。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64:1、人均消费支出比为2.11:1,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的4倍多。目前,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来源于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农民户均耕地面积仅有0.5公顷,农民要提高收入,农业的空间不大,必须依靠来源于城镇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收入。而且,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科技服务和支撑,也主要来源于城镇地区的科技机构和服务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技能培训、开拓眼界,可以向农村传递城市文明。因此,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现代化的助推剂,是我国最大的潜在内需和发展动能所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不是所有村庄的振兴,乡村也需要集聚,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振兴,单打独斗是振兴不起来的。乡村振兴要遵循自然经济规律,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与人口相匹配。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要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和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要素能够更多配置到农业和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综上所述,不能因为这次疫情主要发生在城市就质疑城镇化道路的正确性。笔者认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必将倒逼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政策的调整,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事实表明,疫情暴发与人员流动密切相关。春节期间,真正带来流动性压力的并不是户籍人口,而是外来人口。2019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6.22个百分点;人户分离的人口2.80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36亿人。也就是说,尚有2.27亿人口虽然生活在城镇,但没有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因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外来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

  此外,疫情暴发还给城市管理者敲醒了警钟。在快速建设城市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特别是健全高效运转的城市应急体系的建设。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作者单位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疫情不会阻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
不能因为疫情动摇新型城镇化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