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3月16日 星期一

创新教学模式 应对疫情冲击

■王苏玉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3月16日   第 14 版)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对全国教育系统的影响也可谓前所未有。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延迟,与之关联的各类考试、实习、培训也都被迫停摆。教育部紧急发出“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各地各校立即行动,搜索资源、挖掘设备潜能、投入技术力量努力支撑局域性的网络课堂。

  然而,由于资源匮乏和准备的仓促,各地、各校也立即显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实施的差异。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教育工作者,在对大数据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融媒体”概念的理解,提出“融教育”样态的思考和认识。

  延迟开学,致使老师教学计划被打乱,学生学业受影响,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都产生了一定焦虑和不安的情绪。结合此次疫情影响,学校应认真思考和总结以往单一的教学样态——统一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样态和方式,应主动求变,创设一种基于师生在自主定制基础上的集名师讲堂、自主学堂、综合实践、智慧创生为一体,力求实现学习内容更广泛、学习方式更个性、学习节奏更灵活、学习载体更多元的集多重要素为一体的大型学习平台,形成线上教育的“融”资源专区。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与各学段和学时匹配的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呈现出与学校教育并行的线上义务教育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自主定制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段的学制长短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结合,国家制定的各学段的质量标准与学生的自主实现相结合。这样一种优势互补的教育样态,将对消除教育的区域性差异,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学生由单一向多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这种集多种资源融合、多种方式融合、形成互联互通、优势互补,集中助力于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手段,笔者称之为——“融教育”样态。

  开展“融教育”样态,可以有效发挥网络优势,随时随地与学校教育实现无缝对接,解决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开辟出全时段、全域性的学习视野。

  “融教育”样态,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广泛共享和聚合国家层面的专家资源、名师资源、科技资源、素材资源、数据资源和研发资源等,形成国家主导的与学段匹配的国家教育资源体系,弥补学校教育中资源的短缺;有效解决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性和资源拥有的差异性,提供课例、检索、素材整合、研究分析的学习条件和机会,促进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融教育”样态可以有效突破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受限的藩篱,在线上创设综合实践专区,提供模拟和示范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创设实地加虚拟的综合实践空间,引领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潜能,弥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短板。

  “融教育”样态可以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让学有余力者先行,促学有余力者“专”行。在线上创设智慧创生空间,设计学生的私人领域,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引领学有余力的学生实现基于学科创新的自主探究,激发学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创设线上、线下并行的“融教育”样态,将倒逼学校教育理念与方式的不断创新和优化,给予师生乃至社会更多优化的、可靠的、可选择的、全时段的教育资源。培养师生的学习方式朝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帮助更多的人能依据自身特点完成学校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自主定制。(作者系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校长)

物业企业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亟待完善
创新教学模式 应对疫情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