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河南省漯河市:

贫困残疾人踏上致富坦途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唤宇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1月13日   第 22 版)

  陈文华(中)在他的香菇种植大棚内与朋友交谈。

  漯河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外出学习电商销售经验。

  漯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物流园区。

  2018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着力增强服务残疾人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聚焦残疾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帮助广大残疾贫困人员自力更生,破解了残疾人的就业创业难题,增强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电商为媒撑起就业梦

  “我十五六岁时患了强直性脊柱炎,最严重的时候身体一点都直不起来,父亲倾尽所有也没治好我。”今年40岁的漯河市民杨景旭为了生计曾经收过破烂、摆过地摊,之后还做过手工、开过超市,生活的压力让他难以喘息。“2017年,我和几位残疾人朋友一起在简单自学后做起了电商,但是销路并不好,干了一年就解散了。当时我心里很失落。”就在杨景旭最迷茫之际,由漯河市残疾人联合会牵头创建的漯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让他看到了希望。

  漯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高德罡告诉记者:“为提升残疾人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长,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市残联依托电商工业园——阿里巴巴经济产业带,建设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据了解,该孵化基地总投入资金180多万元,租用场地1600平方米,各项运营设备齐全,旨在为残疾人打造电商创业、就业培训孵化、集中办公、商品展示、线上线下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平台。

  “2019年我们举办了两期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共计60多位残疾人学员顺利结业。”漯河食安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凯告诉记者,电子商务培训内容包括淘宝店铺开办、运营管理、促销活动筹划、物流服务等课程。

  此外,漯河市残联联合漯河食安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漯河赛恒商贸有限公司,从参加第一期电子商务培训的34名残疾人中共同选定一批优秀贫困残疾人学员,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订单式”岗前实训。在第一批岗前实训结束后,漯河市残联为这些学员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同时扶持开设10个京东网店,并提供缴纳社会保险、创业指导、厂价货源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如今有的同事一个月光店铺收入就能达到4000元。我也给自己定下目标,希望以后能凭自己能力多挣点钱,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杨景旭说。

  创业帮扶实现产业扶贫

  2012年,漯河市召陵区康洼村村民刘五中为了致富,开始种植香菇。经过数年学习、摸索,他的香菇产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并成立了漯河市宏畅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小日子渐渐红火起来。但是刘五中注意到,村里有100多名残疾人,他们没有工作,收入来源是个大问题,长此以往,就会陷入越来越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作为党员就要起到带头作用,我得帮助乡亲们脱贫。”有此信念的刘五中决定让村子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到他的大棚里帮忙,每人每天的工资标准与普通村民一样。

  2018年以来,漯河市残联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并发布了《漯河市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管理规定(试行)》。按照规定,漯河市扶贫基地安置贫困残疾人达到5人以上、10人以上、20人以上或30人以上,市残联分别给予资金扶持3万元、5万元、8万元或10万元。在此政策的扶持下,如今,刘五中的公司成为漯河市残疾人扶贫基地,获得了10万元的资金扶持。“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修冷库的贷款终于有能力还了,大棚也能好好修整一番。”刘五中兴奋地说。

  2015年,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陈文华开始和朋友创业,起初种植艾草、苗木、核桃,还养鱼养鸡,吸引了50余名残疾人前来就业。但由于规模大,需要的费用多,再加上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艾草价格上不去,养的鸡遇上了鸡瘟,种的核桃收成不好……陈文华陷入了困境。

  “我们很着急,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办法。”漯河市残联办公室主任樊永伟说,“后来我们想到了刘五中的香菇产业,于是带着陈文华去取经。”刘五中十分耐心地将自己创业的心得、经验传授给了陈文华。如今,陈文华和他负责的河南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渐渐走上了正轨,效益好的时候,一天能获得数千元的收益。

  有的放矢强化精准帮扶

  帮助残疾人克服心理障碍是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漯河市残联组织残疾人进行相关学习交流活动,让他们看到更多的残疾人成功案例,激励他们走出家门。樊永伟对记者说:“愿意出门的残疾人可以实现正常办公,进行集体生活;实在不愿意与人接触的,我们则帮他们实现居家办公,遇到问题时可以与我们进行远程交流,我们也可以进行上门指导。”

  漯河市扶贫办二级调研员闫长海告诉记者:“实现残疾贫困人口脱贫,首先要进行分类管理,对有劳动能力的和半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以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例如电商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短期技能培训等;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和患有精神残疾的,采取政府托养,同时对其家庭进行扶持,使其家人实现就业创业。”

  同时,闫长海表示,帮扶措施巩固工作是今后漯河市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另一个重点。“要时刻关注返贫情况,加强对已脱贫人口的监测,对出现收入明显下降、家庭发生变故等返贫风险的,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符合贫困识别标准的返贫户,要及时按程序纳入管理范围、开展帮扶。”

  2018年以来,漯河市残联自加压力,倒排工期,共对307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项目改造,基本实现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覆盖。此外,市残联在实施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同时,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延长到了17岁,并且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采取集中筛查、实施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及家长培训等一系列措施,真正做到残疾家庭求助有门、救助及时。截至目前,漯河市残联已为全市407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儿童48名。“残疾人的脱贫自强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不能落下任何人。”高德罡说。(图片由漯河市扶贫办提供)

贫困残疾人踏上致富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