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1月06日 星期一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

木肯淖尔小土鸡咋就成了“金凤凰”

■中国城市报记者 宋 浩 通讯员 李 强 李臻武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1月06日   第 16 版)

  鄂托克旗工信和科技局的帮扶干部在调查土鸡养殖情况。

  消费者纷纷涌上门购买木肯淖尔土鸡。

  木肯淖尔村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小城鄂托克旗的一个典型农业村。木肯淖尔,蒙古语译为臭水泊子(臭湖),这从侧面反映出该村土地资源匮乏。全村共176户人家,其中33户为贫困户,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和无劳动能力的占60.1%。

  木肯淖尔村处于干旱风沙地带,“房堵窗、户封门、村里不见年轻人”现象普遍,传统农业没出路,适宜的产业又难找。如何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成了帮扶单位鄂托克旗工信和科技局局长蒋治军的一块心病。

  仔细琢磨后,蒋治军发现,木肯淖尔村的劣势也是优势,干旱、风沙大的自然条件种庄稼不行,却非常适宜绿色养殖。几年下来,在该局的支持下,木肯淖尔村出产的土鸡远近闻名,产值达到了600万元,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凤凰”。

  找对路子,“懒汉老郑”

  成了脱贫示范户

  “这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46岁的郑建军在2016年以前从未想过能过上脱贫的好日子。郑建军是木肯淖尔村出了名的“懒汉老郑”,一穷二白,家中还有两位年老多病的老人。

  鄂托克旗工信和科技局在了解郑建军的状况后,绞尽脑汁对其进行帮扶。蒋治军问郑建军:“老郑,我给你联系做点儿工地拉运的事吧?”郑建军回答:“家里的三轮车坏了,没有钱修。”为此,蒋治军自掏腰包给了郑建军600元,让其修好车去施工工地干活。

  然而,给完了钱,蒋治军陷入沉思,要想帮助郑建军这类贫困户彻底脱贫,就必须培育出一个能够长期发展的好产业作支撑。但产业发展需要真金白银,资金上哪去找?蒋治军被难住了。

  “扶贫专项资金的确不少,但如果散发给贫困户,等于撒了芝麻盐;如果补给企业,担心扶贫资金被套取。”蒋治军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扶贫专项资金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在牧区,这是一句口头语,但却道出了养殖的风险。“远的不说,就拿今年的猪肉来讲,一场非洲猪瘟就把许多养殖户搞垮了,有的养猪场几千头猪一夜之间就得全部扑杀埋掉,你说损失有多大!”一养猪企业负责人黄小军说。

  几经思索,蒋治军把目光投向了木肯淖尔鸡的养殖。养猪有风险,但在木肯淖尔村风沙大和沙地的自然条件下,养鸡不容易得病。

  选好了方向,钱就成了唯一的问题。贷款难,成了木肯淖尔村发展养鸡产业的一大阻力。

  “我们这个地方金融服务业不是很发达,没有担保公司,缺乏抵押物,贷款途径有限。市场上有一些融资渠道,但投资期短、要求回报高,不适合扶贫产业。”蒋治军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蒋治军找到内蒙古棋盘井矿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一听是为了帮助农村扶贫,立马表态支持。很快, “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木肯淖尔土鸡养殖项目”启动实施,一个“村集体+农牧户”模式的土鸡养殖产业快速形成。

  2018年,该项目免费发放鸡苗18300羽;2019年,免费发放鸡苗43000羽。两年时间,现代生态养殖、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逐步成形,带动了周边100多人脱贫致富。

  木肯淖尔村村民何荣鹏说:“免费发放的鸡苗钱就像及时雨,帮我们快速形成规模,打开了市场。”

  “我们最大优势是产地特色,木肯淖尔土鸡生长在草原深处,喝着弱碱水,吃着五谷饲料,全产业链封闭运行,品质健康放心。正因为生长环境好,防疫投入少,成本也有优势,每只鸡可节省1—3元。” 蒋治军说。

  郑建军万万想不到,瘠薄的土地也能发展大产业。2016年,郑建军一家年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年户均收入不到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郑建军不仅不“懒”了,而且转变了发展思想,成了当地脱贫致富典范。

  如今,郑建军养殖了500多只鸡、22头猪、6头牛,2019年郑建军家的毛收入能达到12万元左右。

  郑建军说:“我们的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迈好步子, “小土鸡”变脱贫致富的“金凤凰”

  长期以来,拓展农产品销路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有产出、没销路,这意味着村民们的致富梦又将落空。怎么办?蒋治军又一次找到棋盘井矿业公司的负责人,希望企业能为土鸡销售找出路。

  棋盘井矿业公司负责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发动公司员工做起了推销工作。与此同时,蒋治军也动员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开拓销路,一个政企联合的销售联盟很快建立。

  “我一直想让木肯淖尔土鸡成为一个品牌。虽然起步比较难,但如果大家同心协力,市场销路一旦打开,之后的发展就会顺畅多了。未来,我们不仅要让鄂尔多斯人吃上正宗的木肯淖尔土鸡,也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吃上。”蒋治军说。

  如今,在鄂托克旗,通过企业和政府的多渠道推荐,木肯淖尔土鸡等系列农副产品已经家喻户晓,周边的一些城市也纷纷过来求购。

  产业有点规模后,木肯淖尔土鸡又上了网,借助“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进行销售。据木肯淖尔村村干部介绍,木肯淖尔土鸡市场现在出现供不应求。

  产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实际运行中, 由于资金受限,土鸡产量有时候跟不上销量,物流渠道也不太顺畅。蒋治军认为,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方向对路,用好政策资源,没有过不去的坎。

  2019年,木肯淖尔村出栏的4万只鸡,若每只鸡按照150元卖,就能卖出600万元,这个数字对于一个村子来说着实比较可观。

  2018年,仅销售木肯淖尔土鸡一项就为木肯淖尔村养殖户户均增收4000元;2019年,户均养土鸡增收翻一番达到了8000元。

  蒋治军等局帮扶干部在帮助木肯淖尔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观念创新共同走上致富路

  当初一穷二白,如今产业兴旺,木肯淖尔土鸡产业成长的过程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这背后,不单单是政策引领带来农村经济的改变,更是政府、企业、养殖户思维的转变,从“等、靠、要”转变为“闯、干、拼”。扶贫,在这个村结出了累累硕果。

  蒋治军和同事们的努力得到了大家认可。木肯淖尔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梅说:“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再不拼,我这张老脸就会羞得抬不起来的。”

  目前,木肯淖尔土鸡不仅让33户贫困户、80人脱了贫、致了富,而且还带动了周边143户的乡亲共同走上了致富道路。

  如今,木肯淖尔村养殖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计划。2020年,在现在基础上,木肯淖尔村将继续扩大养鸡规模,计划投放6万羽鸡苗;与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进行初期沟通,争取早日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借鄂托克旗打造区域品牌的契机,进一步拓宽木肯淖尔土鸡品牌的知名度……这一只只土鸡正在啄开木肯淖尔村村民的致富门。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这个曾经落后的小村子如今充满了活力,那一只只在草地上来回追逐的小土鸡,俨然成为了当地发家致富的“金凤凰”。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帮扶单位、帮扶企业、养殖户的共同努力。

  鞋子好不好脚知道。扶贫路上办法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如今,木肯淖尔村因地制宜找准方向,利用木肯淖尔土鸡走上了致富路,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木肯淖尔小土鸡咋就成了“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