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一碗饺子里的生活态度

■马亚伟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12月23日   第 24 版)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亦是家乡的习俗。饺子比别的饭食好吃,做法也稍显复杂,所以能美美地吃顿饺子,是对自己的犒赏和善待。冬至吃饺子,能抵御寒冷,充分享受生活的暖意。

  我的父亲和母亲生活都比较讲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注重仪式感。生活中,他们会刻意强化一些节日和节气,用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来营造浓浓的过节气氛。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童年确实处在一个又一个对节日、节气的期盼中。

  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在寒冷的日子里,人的一些心理需求会更强烈。我盼望着有个节日可以装点一下单调乏味的日子,给漫长的寒冬带来一点色彩和乐趣。母亲早早就开始计划:“快到冬至了,冬至咱吃饺子。到时候让你爸买点猪肉,包你们最爱吃的猪肉白菜馅饺子!”母亲一直都是这样,提前“预支”快乐,所以在每个节日、节气前,我们总是早早地就感受到了快乐的气氛。每一个节日或节气,在我家会经过三个阶段:期盼、享受、回味。母亲把一闪而逝的快乐延长,再延长,给了我们长长久久的幸福。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件件烦心事却突然接踵而至。父亲当年是个出色的瓦匠,他在工地上班,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那年冬天,父亲上班的工地出了问题,工资没了着落。祸不单行,那时候我们姐妹三人还同时生病了,整日没完没了地咳嗽。父亲带着我们去城里的医院看病,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进医院。医院的气氛让我感到很压抑。我拉着两个妹妹,紧紧跟在父亲身后。父亲听着我们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满脸焦虑。我从医生那里听到了“百日咳”三个字,以为要一百天才能痊愈,心里充满绝望。父亲安慰我们说:“没事,吃了药很快就能好了。”

  回到家,我偷偷听到父亲对母亲说:“这次去医院,钱都快花光了,以后咱能省就省。”在父亲和母亲的精心照顾下,我们的病好了很多,可是,家里的日子却更显窘迫。

  冬至到了,我不敢再提包饺子的事。一大早,我听到母亲在“当当”地剁白菜。我问:“妈,咱们今天还吃饺子?”母亲说:“吃啊,不吃怎么行,我让你爸买肉去了!”瞬间,我觉得多日来笼罩在家中的阴云消散了。那个冬至,我们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看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我和妹妹们兴奋得手舞足蹈。那一碗碗饺子里,有父亲和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们。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母亲开始在饺子馅上做文章。她琢磨了很多美味的饺子馅,有猪肉丸的、萝卜羊肉的、虾仁韭菜的……。饺子馅虽然不同了,但冬至依旧,饺子依旧,我们的感情依旧。母亲包好了饺子,总会让我给邻居张奶奶送去一碗。张奶奶是个孤寡老人,母亲怕她一个人冷清,经常去陪她。父亲很支持母亲,他说:“咱们现在有点条件了,能帮别人就多帮些。”

  一碗冬至饺子里,藏着父亲和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多年后,我终于懂得,这种生活态度是:逆境时善待自己,顺境时善待别人。

戴 帽
赛里木湖冬景
好书推荐
一碗饺子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