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诸子的声音》:偶然的缘起,必然的皈心

■霍源江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10月14日   第 18 版)

  从“绝地天通”中国思想史的开展到“轴心时代”华夏文明精神根基的基本确立,再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形塑了国人深沉厚重的精神认同,沉淀为挥之不去的集体心理。他们的吟唱,定格了中华文明的宫商角徵羽。

  《诸子的声音》作者、媒体人史一棋正是仔细聆听这样的声音,感受祖先思维的跃动而成此书。在该书中,他以时间线索串联起诸子人物,以关键概念勾勒出思想流变,自称这是一部关于诸子学说入门性的通识书籍,然而在显现出独特视角的同时屡屡切中要点,既渗入东西方文明某些差异的比较,又流露出个体思辨的细腻感发,颇显笔力。

  关于《诸子的声音》的介绍,已有中国人民大学葛晨虹教授的序文珠玉在前。读罢此书,笔者认为书中的独到之处有两点:一是作者特别注重社会史与思想史之间的互动。如果像美籍奥地利历史哲学家沃格林那样将神、人、宇宙和社会四方作为恒长具体的思考对象,把中华民族看做以人伦代宗教,以人格配宇宙,以人际组社会的一个实用性主导的民族,那么作者认为诸子基本精神是“强烈的现实问题导向与社会政治指向”,无疑是很中肯的。正是在一个大陆型国家特有的地理气候、生产方式和时代节点背景下,诸子开出不同药方,却都是以救世为主题,由此作者认为《老子》是讲政治的,读《论语》要注重所谓“礼崩乐坏”背后的社会生产和阶层变迁,为何墨子倡导“尚贤”,法家学派缘何得以重用等等,这是作者评判诸子学说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可行性的准绳、剖析某家学说弊端的逻辑起点,也是作者抒发观点的根底。

  二是现代文明观念的切入。新文化运动后,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思潮萌发、壮大,把一些现代文明观念“请”进来,把中国时刻纳入世界历史,构建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此,本书作者重视对于“人”的发现,比如考量孟子“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观念,推测庄子个体生存法则的心境,比较道家和法家对于“愚民”概念的同异,论证诸子代表的阶层立场等等。作者一边考镜源流,一边环顾左右,常常以一种平视的目光去瞭望或凝视诸子,显现出作者余裕有度的气象。个体立场和现代视角的选择,让他发出对社会板荡下个体命运的感慨,目光锐利而心有温情。

  一点苛求是,在不少文明史研究者的笔下,常看到类似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的影子,或发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人类从氏族到部落再到族群及国家演进的思维,还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描述。这些在本书作者笔下同样存在,而对这些思想源头的再思考,普适性价值概念的深层对话,以及古典与当下现实的对话,或可有助于开掘更多自我认识。

  尽管《诸子的声音》不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定鼎之作,但站在当下与诸子对话,注定这本书既年轻又古老。作者摇曳生辉的文笔,评人论事既有心理上的窥测,又有美学上的厘定,还有思维上的辩驳,不时有惊人之句,为读者提供了一条“回家”的捷径。

  偶然的缘起,定有必然的皈心。读本书《后记》,作者自言写作该书源于一场计划之外讲座的吸引。这样一位年轻的作者,肯下这样的功夫,他的勤奋笔耕,他的丰富精彩,值得我们继续投注期待的目光。

我与郑州建设路的相伴缘
秋色浸山湖
《诸子的声音》:偶然的缘起,必然的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