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

黑龙江七台河: 构建新型“碳”产业 挖掘冰雪“冷”资源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阿嫱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9月30日   第 50 版)

  从七台河走出去的冬奥冠军王濛。
  视觉中国

  中国·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一瞥。
  七台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宝希(七台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电热膜组装线。
  七台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七台河市坐落在黑龙江省东部倭肯河畔,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是黑龙江省内最年轻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因煤而生、缘煤而兴”,从1958年开发建设起,累计为国家贡献6亿多吨优质原煤,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

  2009年,七台河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那时的七台河市与国内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煤炭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2018年11月,国务院对在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了通报表扬。其中,七台河市以构建新型“碳”产业,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上榜,成为为数不多的以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上榜的城市。

  在七台河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一系列荣誉也纷至沓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石墨及石墨烯特色产业基地等等。

  七台河市实现了从“煤城”变“美城”的华丽转身。是什么让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从去年8月点响全省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第一炸”、81处矿井全部关闭,到同年10月底,第一个30万吨标准化示范矿井鹿西一井竣工,七台河成为了黑龙江省煤矿通过技改升级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成功典范。

  从召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拿出400万元奖励突出贡献企业家,到精彩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2018年以来,七台河频繁以新面貌登上经济转型的舞台。2018年,七台河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8%,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昔日的资源枯竭城市,如何跳出煤炭产业衰退的循环?七台河选择了一条改造升级传统煤炭产业和培育新兴替代产业的“双轮”驱动道路。

  煤焦企业优化升级

  石墨烯小镇呼之欲出

  七台河市曾是黑龙江省煤化工基础最好、链条最长、所占份额最大的地区,有煤化工产品20多个品种。

  近年来,该市煤焦企业坚持以“煤头化尾”“煤头电尾”为抓手,纷纷走上了绿色、清洁的发展道路。

  2018年12月,投资30亿元的宝泰隆30万吨稳定轻烃项目及万锂泰石墨化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投资11.7亿元的勃盛焦化升级改造项目热电装置一次点火成功,标志着七台河市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发展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另一方面,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是七台河市的新型“碳”产业。

  据了解,七台河市正在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设立4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推进负极材料、石墨烯应用、高端石墨3大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石墨烯小镇”。

  新材料产业园区被列为国家火炬石墨及石墨烯特色产业基地,已引进5家合作投资公司,规划实施项目21个,总投资19.58亿元。

  其中,宝泰隆公司100吨石墨烯量产,成为全国首个石墨烯工业化项目,并获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认证,是国内首批获此认证的石墨烯生产企业。石墨烯新能源电池、地热膜、双速墙暖等项目亦已落地建设。

  创新兴市

  为城市留住人才

  如何为新型“碳”产业持续添能、提高活力?答案是创新,把创新兴市战略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七台河市已与清华、北大、哈工大、东北林大等2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项目170余项。该市未来三年每年将安排总额不低于6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此外,七台河还把清华大学创意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引进来,设立了科技发展、研发担保等5个1000万元专项资金;另外规划了9.5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城,着力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大学生创业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智库“四个基地”,打造龙江东部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东北振兴,首先靠的是人才。七台河市深谙这一点, 2018年已经引进了来自北大、哈工大等高校的126名高层次人才,建成了590套专家和人才创业公寓。

  激活民营经济

  刷新“七台河速度”

  帮助七台河市实现转型跨越的另一个秘诀,是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让“投资不过山海关”成为历史。

  2016年,七台河被国家确定为“国家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市”。近几年,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黄金十条”系列优惠政策、开通“企业家绿色通道”等措施,七台河的民营企业如沐春风,经济活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2018年,七台河实现减税降费7.8亿元,兑现奖补资金6亿元。 

  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北京泰银集团联顺制药项目的落地。据七台河市委书记杨廷双回忆,联顺生物制药项目仅用了两小时二十分钟,就完成了三个企业注册。

  而从签约到开工,仅42天时间,这个投资120亿元的超级项目就实现了跨过山海关、落户七台河,刷新了“七台河速度”。

  2018年,七台河全市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3%、税收达到73%、就业超过81%、研发投入达到90%。这一年,七台河在第三方评估的黑龙江全省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一。

  冰雪经济

  让“冷”资源“热”起来

  短道速滑也是七台河闪亮的城市名片。七台河作为全国唯一冬季项目单项国家训练基地,有杨扬、王濛、张杰、范可新等10位世界短道速滑冠军从这里走出,并先后荣获6枚冬奥金牌、169枚世界级金牌。七台河是名副其实的“冬奥冠军城市”和“冰上文化之都”。

  据了解,七台河每年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储备和输送了大量人才,这里建成的“中国·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填补了国家和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项目发展存史的空白。

  此前举办的中俄短道速滑邀请赛、冰雪嘉年华等系列活动,都让这座“手握秒表”的城市影响力不断扩大。

  因此,发展冰雪经济,借助冬奥的春风让“冷”资源“热”起来,也被七台河视作产业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

  七台河市委副书记、市长贾君透露,未来几年,市财政计划投入10.8亿元加强冰雪体育基地、场馆等建设。同时,设立1000万元运动员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提高在训运动员、教练员待遇标准,提高获奖运动员、教练员奖励标准,力求使更多的七台河籍运动员站在世界冠军领奖台上。

  拥抱绿水青山

  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要实现“煤城”真正变“美城”,归根结底还是得让百姓有源源不断的获得感。

  据杨廷双透露,七台河市民生支出已连续多年占财政公共支出的80%以上。比如,累计投资121亿元用于新建和搬迁安置棚户区、沉陷区住宅9万套,30万人告别棚户区;投资10亿元的引水工程竣工,使七台河成为自来水直饮全覆盖城市等等。

  为了整治生态环境,七台河还动员全市近万名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集中治理小广告、小菜园;通过推进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严格管控工业扬尘、秸秆焚烧,上半年空气优良达标天数达到86%;同时还强力推进倭肯河流域综合治理,拆违清障1300多处。

  依托环境的改善,七台河市辟建了“清园火车头小镇”,并成功举办首届生态烧烤美食节,开业4个月带动4000人就业,点亮了城市“夜经济”。

  水清了、城绿了,市民们纷纷为如今的七台河点赞。

黑龙江七台河: 构建新型“碳”产业 挖掘冰雪“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