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自2016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市以来,在近3年的时间里,形成了硬环境与软环境同步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全方位提升的健康城市建设新格局,开辟出了自己的健康城市建设路径。
制定规划细则
推动健康城市建设
从建设健康城市伊始,烟台市便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的各项工作。该市各级政府把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工作上加强领导、政策上倾斜支持、投入上全力保障。
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包信勇介绍说,2019年作为烟台健康城市建设全面加速的一年,相关部门启动实施了一批体现烟台特色、适应烟台需求的健康行动,进一步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据烟台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健康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烟台市出台系列配套文件,制定健康城市建设“路线图”“时间表”,将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分解、细化、量化,真正将健康城市建设融入各项相关政策之中,有序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我市把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十三五规划’,建立定期考核评估机制,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向全市通报。”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扎实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烟台市将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观以及医养结合示范市等考核项目,定期组织开展建设效果评价,推动健康城市建设持续改进,良性发展。
开启医养服务
自由切换模式
作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烟台市针对医养结合的堵点,探索实施多重创新,形成多条路径。为了破解“医疗机构不能康养、养老机构不能医治”的难题,烟台市建设了一批医疗养老融合型机构,并打造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康养小区,最终形成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医养小镇。
包信勇告诉记者,在烟台,不少新建医院、新设养老机构正在推行“医疗+养老”的建设标准。
烟台莱阳市人民医院就是其中之一。该医院在迁建时,就与德怡老年公寓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同一院区、互通互连,确保做到从养老服务到医疗服务零距离。
“康养环境经过精心布置,养老、医疗服务可以自由切换。老人不用为了看病来回奔波。”莱阳德怡老年公寓总经理谢涛认为,这一医养结合的创新举措,极大消除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常规医疗和急诊急救能力的顾虑。
在烟台的康养小区,入住老人能享受到24小时全程跟踪服务。老人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康养小区的医疗卫生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对老人展开治疗。“特别是心脏病、心梗、脑卒中等老年人易突发的危急重症,医护人员可在2分钟内赶到。”蓬莱市中医医院涌泉康护中心主任段黎明说。
据了解,老人入住烟台当地康养小区的费用也十分实惠,只有平时住院费用的1/4到1/5。
除了“大医疗+小养老”,“大养老+小医疗”模式也为烟台老人增添了一抹夕阳红。
81岁的衣秀芝老人目前住在烟台德信老年颐养中心。提到烟台的医养结合服务,她十分感慨:“我岁数大了,而且患有高血压,但我住在老年颐养中心中根本不用担心疾病的突发,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每个月都来巡诊,指导我吃药,平时也会经常打电话关怀。”
39岁的邱丽华目前是烟台福山区馨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业务负责人。她说:“作为养老服务中心业务负责人,我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一年来中心的变化。居民对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认可度逐渐提高,来日间照料中心参与文体娱乐活动的老人和接受居家上门服务的老人越来越多。医养结合不仅减轻了老人家属的负担,关键是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老人有一个更好的晚年。”在她看来,老人不仅需要喂水喂饭等日常生活服务,其中的急慢病患者还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治疗。对大部分老人子女来说,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是无法完成医疗照护的。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可为老人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生活护理服务。
连锁化医养品牌
将服务送到家
对于不愿去或不能去养老机构的居家老人,连锁医养是个好选择。在烟台,日间照料连锁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多元的医养服务。
烟台福山区福惠社区的吕大叔今年63岁,是失独老人,且老伴半身不遂已4年多。吕大叔说,以前干家务、带老伴去医院,都是自己一个人,感觉很吃力。现在,有专人定时上门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帮老伴洗澡理发,还有家庭医生定期为老伴检查身体,“这样是真好”。
送上家门的医养服务日趋精细化、定制化。烟台市卫健委家庭发展科负责人闫程翔介绍,特别护理专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严重慢性病患者定制;“安宁疗护”将生命剩余期不足2个月的老人转入临终关怀阶段,由专业人员提供特殊关怀,让老人有尊严地离世。
“我们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小微型、嵌入式社区综合养老机构,以品牌化、连锁化方式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包信勇说。
“为实现智能化连锁管理,我们整合引进了包括数据库管理、健康管理、助餐管理、时间银行管理、呼叫管理、居家服务管理、养老床位管理等的智慧居家养老系统,‘互联网+医养服务’已经落地。”烟台市云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符垂佳说。
不断释放
健康中国新红利
医养结合作为未来养老的大趋势,如何念好“合”字诀成为关键。只有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之间真正无缝对接,才能让老人老有所依。
但是,盈利周期长、一次性投入高、赚钱难等问题,是制约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的拦路虎。为此,烟台市从资金补助、资源价格、护理保险等方面入手,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据介绍,烟台市卫健委与民政、编办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规定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可依据医疗机构已具备的相应资质,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间。
与此同时,烟台市决定打造并形成医养小镇,这意味着平台的建设将利用多层次的融合突破多领域的瓶颈。目前,烟台市已建成医养结合机构223处,一个个医养小镇不断崛起。
为了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烟台还重点规范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的项目、标准、程序,将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将治疗性推拿项目纳入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图片由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