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9月16日 星期一

浙江绍兴:升级版招才引智专列发车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9月16日   第 07 版)

  图为绍兴镜湖新区。

  图为2019中国(绍兴)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

  浙江绍兴是一座飘在水上的人文古城,流淌着2500年的钟灵毓秀;更是一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风起云涌的活力新城,澎湃着长三角地区的激情和期冀。绍兴市经济活跃,民营企业发达,2018年经济总量达5400余亿元,居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前列。

  城市发展的战略倾斜、外部环境的不断趋好、民营资本的蓄势待发,为绍兴市人才工作提供了充足的阳光雨露。

  近日,浙江省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全省人才集聚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浙江新引进各类大学生39.3万人,同比增长52.02%。绍兴市新引进大学生4.3万人,同比增长61.2%,其中博士385人、硕士研究生2203人,位居杭州、湖州之后,成为全省青年人才引才前三强。

  如今,绍兴市招才引智专列再次启程,未来还将上演一场规模更大、影响更远的引才战。

  精准发力:

  瞄准产业靶向引才

  “我来自宁波,在广东读研,今年通过人才专列了解到绍兴市人才政策不错,大概算起来能有20多万元的人才补贴,就业环境比想象中好,离家也近,于是就想在这里先工作。”硕士毕业生海涛对记者说。

  近年来,各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面对人才的竞争,绍兴迅速加入战团,主动出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像海涛一样的优秀人才来此就业创业。

  8月20日,一节人才专列从绍兴缓缓驶进深圳,50多家绍兴优质企事业单位满载着1500余个高薪优岗,与粤港澳地区人才进行对接洽谈,涉及医疗、环保、化工、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领域,最高年薪达120万元。据了解,这是“活力绍兴 智引全球”2019绍兴招才引智秋季专列抵达的首站。今年,秋季专列将有2.81万个高薪优岗在全国31个城市近300所高校寻找“主人”。

  “秋季专列围绕绍兴重点支持发展的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聚焦产业,精准对接产业最需要的相关人才。”据绍兴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为实现从人才引进到项目招募的跨越,精准对接是此次专列的一大关键词。

  “到绍兴去”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

  渠道拓展:

  面向全球广纳英才

  一次次引才专列的启动,绍兴的辐射和延伸触角更深,进贤之路更广。

  从2018年春季专列覆盖全国5个片区、10个城市、60多所高校,举办活动11场,到今年7大片区在国内31个城市近300所高校开展活动,秋季专列引才力度再次升级,加设英国、德国、西班牙等7个境外站点,通过一系列国际性人才活动,加强与国外政府机构、投资促进机构、商会等组织的联系对接,为高端人才、企业、项目搭建全方位合作平台。

  从去年招才引智专列开往全国各地高校引才,到如今各地优秀大学生坐着专列慕名而来,一年多来的聚才引智已激发出“链式效应”,实现了高校人才招引走出去到涌进来的转变。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是什么吸引优秀大学生青睐绍兴?

  据绍兴市引才专员宣方均介绍,近两年,绍兴先后出台了人才新政“20条”和人才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今年秋季专列,更是带上了绍兴新出台的3.0版人才新政。新政尤其对安家补贴、房票补贴等政策条款进行创新突破,如全日制博士、硕士分别可享受3年每年3万元、2万元安家补贴等,力度前所未有。

  服务升级:

  厚植创业乐居沃土

  “当政策红利成为各个城市共同的引才筹码时,创造良好的人才生态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流人才服务机制才是拴心留才的法宝。”据绍兴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介绍,为防止陷入“引才留不住才”的尴尬,政府重政策,更要拼服务。

  今年,绍兴按照“全国一流、全省领先”标准建设的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海智汇”已投入使用。宣方均向记者介绍,“海智汇”结合“互联网+人社”,覆盖全市250个人才事项,可为人才提供政策兑现、寻找工作、企业招才等线上功能。

  通过“海智汇”获取人才“一卡通”的张炘炀向记者展示,通过此卡,她可以免费游览全市36个景区、免押金借阅图书10本、免费使用游泳馆和乘坐公交等。“在绍兴,我工作很满意,生活很幸福,很有归属感,我爱这座城市。”张炘炀高兴地说。

  绍兴举全市之力营造更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生态,已经得到创业者的认可。通过引才专列入职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的陆军亮博士为这座求贤若渴的城市做了一次精准营销,他说:“我相信许多地方没有像绍兴这样好的宜居宜业土壤,为优秀人才提供滋养,我很庆幸选择了绍兴!”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浙江绍兴:升级版招才引智专列发车
景德镇: 外国飞行员进校园点亮孩子“蓝天梦”
北京海淀区“头雁行动”加速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