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

三门峡倾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9月09日   第 11 版)

  天鹅湖 张明云摄

  自强不息的贫困户杨书春 聂金锋摄

  卢氏县涧北村食用菌产业园俯瞰图 聂金锋摄

  俯视角度下的地坑院 张亚欣摄

  函谷关关楼 张亚欣摄

  谁会想到,如今风景秀丽的河南省三门峡市,曾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三门峡的故事最后形成成语的超过150个,这是一个历史厚重、人文资源丰富的地方。”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在首届全国党报文旅宣传报道工作研讨会上表示,一直以来,三门峡的工业产业都以冶炼能源原材料为主,为了恢复三门峡往昔的秀美,2000年以后,三门峡关闭了上千家工业污染企业。如今的三门峡不仅是享受黄河眷恋的城市,更是一个正在解决问题的城市。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因此而得名。从其城市名字来历可见,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若星河。那么,三门峡市是如何利用其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打好手中旅游产业牌的?中国城市报记者在随行考察中,一一找寻答案。

  天然禀赋+河间治理,造就“天鹅之城”

  三门峡西临陕西,北隔黄河,与山西相望。九曲黄河,磅礴奔涌,冲关越隘,一泻千里,直冲壶口之后,转了个“几”字形大弯,被“万里黄河第一坝”拦腰斩断,陡然平静下来,在三门峡形成了一个数万公顷的沼泽湿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三门峡的礼物,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陕州故城遗址及青龙、苍龙两条涧河治理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来,造就了三门峡“天鹅之城”的美誉。

  “每当冬天来临,成千上万只天鹅来三门峡过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刘南昌自豪地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园区会吸引数万只白天鹅来这里栖息越冬,不仅游客流连忘返,就连摄影爱好者也常常在冬季光顾这里拍摄。

  据了解,天鹅是一种典型的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依水生息,而这些光临三门峡的“白羽天使”主要来自西伯利亚,不远万里飞来过冬。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朱珂告诉记者,我国与西伯利亚季节恰好相反,西伯利亚开始回暖的时候,三门峡正值隆冬,当地湿地面积辽阔,因此成为西伯利亚天鹅过冬繁殖的最佳栖息之地。“正是因为如此,三门峡在冬季也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可惜现在距离冬天还有一段时间,不然你们定能大饱眼福。”她说。

  靠旅游实现脱贫梦

  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扶贫成为时下热门的关键词,众多地区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让旅游业形成当地支柱产业,从而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

  开发一个景区,富裕一方百姓。在三门峡下辖区域,不少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县正通过发展旅游业努力摘掉贫困的帽子,卢氏县便是其中之一。

  卢氏县内的许多村落周围群山环绕,峡谷幽深,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状态。此前,居住在豫西大峡谷景区核心区域外半数以上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仅靠人均1亩多地维持生活。

  据卢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牛富江介绍,近年来,卢氏县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以实施“旅游+扶贫”为主线,以全域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为有力抓手,建成豫西大峡谷、豫西百草园、双龙湾3个国家4A级景区和汤河裸浴养生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景区,建成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打造10条旅游精品线路。

  记者了解到,豫西百草园景区核心的民俗古村落原来已是残垣断壁,多年无人居住。经重新修缮一新后,把破旧的小山村变成了民俗村,经营起了美食大院、休闲书屋、老物件展示馆、特色购物商店等,该村原村民每年可从经营收入中得到分红。从2016年开始,景区就提早与周边几个村签订了长期扶贫用工和土地流转合同,景区内外的2500亩中药花海,均由附近贫困户村民进行种植、维护,每年参与此项工作的村民超过120人。

  “景区建成运营后,村里年纪较大的贫困户,景区聘用为保洁员,负责园区内的日常保洁清理。这样,村民既可以拿到土地流转金,又能在家门口务工挣工资、还能照顾老人。”牛富江表示,这种模式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土地流转有“租金”、房屋入股有“股金”、参与劳动有“薪金”的“三金带贫模式”。

  此外,卢氏县还借着共享经济和非标住宿的东风,引入民宿项目,并将其经营得风生水起。以山水隐庐民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旅游扶贫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开发运营是豫西乃至河南民宿标杆示范,利用现有自然村现有的农居、集体资产等建筑,对建筑设施、村落环境进行合理改造和整修,全面升级了建筑内部装修配饰和设备,配套物业管理、服务机构等,以便为来此观光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它的美所创造的价值,不仅仅是带给游客充满创意的身心体验,更重要的是创造民宿产业带贫新模式,让村民的房产变资产、变收益,让当地百姓分享到旅游快速发展的红利,提高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推动了产业扶贫,创造民宿产业带贫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卢氏县以发展生态游、红色游、休闲农业游等旅游产业为重点,累计接待游客914.4万人次,接待总收入42.2亿元,有力助推全县2677户9798名贫困人口顺利实现脱贫增收。

  全域旅游红利让

  全国自强模范“站”起来

  “我也不是要当国家运动员,但我起码要能够分担家里的重负。”拄着双拐出现在采访现场的杨树春很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今年60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上一些,满是褶子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不自在,清亮的眼睛里透露出几分坚毅。

  杨树春是地地道道的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的农民,很小的时候就为补贴家用而辍学打工,年轻时的一场意外令他高位截肢,失去了一条腿,直到年纪很大才娶到了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

  但生活的不幸和命运的不公并没有打倒杨树春,他很快从自卑和自怨自艾中清醒,他说:“自从我残疾之后,亲朋邻居见到我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我就每天给自己下任务,天天练习走路、尝试自己干农活,时间久了,喂猪、爬树都不在话下。”

  正当杨树春的生活虽有好转但总脱离不了窘境的时候,全域旅游的春风吹向了这里,将一个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运作,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卢氏县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发景区的同时,也积极引进了不少企业落户,着力进行产业培育促增收,使之与观光度假旅游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并坚持把强县和富民结合起来,围绕以核桃、连翘、食用菌为主导的绿色农业,以农副产品、中药材精深加工和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的特色工业,以生态旅游、电子商务为主的三产服务业,扎实推进“四个一百”工程。

  杨树春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学习种植香菇,他在现场回忆当时的情状:“政府拉我一把,我就得‘站’起来,人穷,志不能穷!”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284户群众收获香菇190万袋,覆盖了全村90%以上的农户,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让部分贫困户也享受到了全域旅游的红利。

  今年5月16日,杨树春受邀到北京参加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大会表彰杨树春为“全国自强模范”,以他为原型而改编的脱贫攻坚主题电影《铁拐》也在不久前上映。

  正如刘南昌所言,眼下的三门峡是一个正在解决问题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走向经济繁荣、自然环境友好、人民幸福安康的三门峡。

  三门峡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文化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三门峡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厚重的历史交织在一起,织就了灿烂的文明。

  地平线下别有洞天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记者在三门峡市陕州区体验到了这神奇的一幕,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

  步入地坑院景区,三三两两的各式树木错落有致地栽种在四处,走近树木间隙,低头方可瞧见地平线以下俨然是一座座凹嵌其中的四合院,四面均由陕西特有的窑洞构成,院子上沿和地面相接处砌有半米多高的拦马墙,拐角处则用石头砌成了下行的阶梯,方便人们出入。

  “在挖建地坑院之处,这里的老百姓们往往会找一位风水先生,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确定主窑所在的方位,可分为‘东震宅’‘南离宅’‘西兑宅’‘北坎宅’四种院落,同时,按照功能划分,一般由主窑、客窑、厨窑构成。”地坑院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中国传统八卦文化的影响,老百姓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主方向的朝向。

  不仅如此,地坑院里栽什么树、种在哪里也都颇为讲究。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大致意思是说,门前不栽桑树,音同“丧”,寓意不好;屋后栽柳树,柳树不结果子,意同“无子”,不吉利;院子中间也不种杨树,因为每当大风刮过,杨树总会发出“哗、哗、哗”声,影响人休息。因此,地坑院里,常见的树木多为石榴树、苹果树等,图个多子、平安的好彩头。

  据地坑院工作人员介绍,黄土高原边缘地带,土层厚重且坚实,地坑院正是这种特殊地形造就的产物,迄今为止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地坑院不仅冬暖夏凉,而且造价不高,深受当地百姓喜爱,这片土地上就这样哺育着豫西百姓。

  一处窑洞门口挂着的木牌显示,这处坑院名为“老罗家院”,属于东震宅,罗家人曾在此居住了111年,直到2012年才迁出坑院。如今,这里已被划分为景区,基本都像老罗家一样已被迁入政府统一建造的社区居住,但从前在曾在这里生活的百姓有的自愿留在景区,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员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景区的工作人员亲切地称呼他为“员老师”,员老师常常操着一口地道的豫西话,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地坑院的构造、习俗以及他们曾经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住在地平线以下,降雨、生活用水等排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怎么会说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勤劳而智慧的人们。当地百姓在地坑边上将房顶建成散水坡的样式,避免自然降雨倒流坑院内,同时百姓们还在地坑院中间挖一个深度4—5米的旱井,黄土土质本就松散,这恰恰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渗坑,可专做排水用。

  地坑院凭借其独有的地坑院文化以及诸多非遗民俗文化,早在2017年陕州地坑院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记者从景区方面了解到,由于此处还有天然的温泉资源,冬日里有不少游客前来泡温泉、逛庙会,因此,地坑院景区全年淡季极少,客流量较大。

  热门研学旅行目的地——函谷关

  “灵宝市作为三门峡市的下辖市,有三大宝贝——名人、名关、名著。”据函谷关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以及中国古典名著《道德经》构成了灵宝市的三大历史文化瑰宝。

  据史料记载,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兴建的雄关要塞,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在建关3000年的时间里,这里发生过大小战役200多次,其中有16次重大战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区工作人员望着眼前呈“鼎”字形的关楼介绍道。

  而在公元前491年,老子骑青牛,携紫气东来,在函谷关创作了《道德经》,名关、名人、名著的历史佳话也因此由来。

  在老子文化广场上,面对景区大门正面,矗立着一座高达28米、60吨重的老子像,像身为紫铜锻造贴金,庄严而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广场两边则依次陈列着12根文化柱,上面雕刻着老子观水悟道、函关著书等壁画。

  绕过老子铜像,在景区左侧,记者见到了长365米、高12.3米的矩形“道德天书”,单字1平方米见方,用篆书、行书两种字体雕刻了《道德经》全文,整体呈一字排开,宛若长龙,气势恢宏。

  围绕这座重关名城,演绎了诸如楚汉争关、玄宗改元、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等众多历史典故,这些典故被雕刻在景区里两尺见方的石碑上,方便游客了解关于函谷关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自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后日渐火热,成为许多学生假期的标配,许多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景区亦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负责讲解景区历史背景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函谷关景区是当地有名的研学基地,景区内建有修德养廉馆,由悟道馆、修德馆和清风阁三部分组成,每当寒暑假来临,这里就会迎来年龄段不等的学生们前来观光、了解道家文化和历史典故。

三门峡倾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