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博物馆奇妙夜”等夜文化成时尚新宠

■人民日报海外版 苗 春 李雨青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8月12日   第 13 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如今哪里才是大伙儿热衷的“网红打卡地”?是撸串的大排档、联机打游戏的网吧,还是逗猫的咖啡馆、唱歌的卡拉OK厅?时尚达人们会说你“没文化”。如今最时尚的,是下班后去夜间开放的博物馆看展览,是在24小时书店的明灯下畅游文学海洋,是呼朋引伴刷个电影大片的零点场……在日益繁荣的夜间经济大戏里,吃喝玩乐不稀罕,有文化是夜间经济的前提。

  文化消费意识逐渐提升

  我国的夜间经济早在1990年初就已起步。在今年北京两会上,“繁荣夜间经济”被写进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北京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除了北京市计划重磅打造“夜京城”外,上海、天津、成都、济南等多个城市管理部门都强调,要推动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众多专家指出,各地纷纷提出“点亮”夜间经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逐渐提升,不仅仅关注生存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文化活动是夜间经济的

  重要形式

  上班族无法在白天进行自由活动,许多年轻人只能选择在晚上放松。夜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的一大需求,“跨零点影院”应运而生。

  除电影院外,博物馆、展览馆也是夜间经济拉动文化需求的重要场所。从前,许多博物馆、艺术馆下午5时关门,上班族难以在平时参观。现在,情况正慢慢改变:今年元宵节,故宫首次在夜间向公众开放;上海文旅局今年开始尝试夜间开放博物馆,收到了不错的反馈;国家博物馆于7月28日开启“博物馆奇妙夜”,首次延长开放时间至21时,并宣布今年暑期将在每周日推迟闭馆。北京多家博物馆如中华世纪坛、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等也相继延长开放时间至夜间。

  提升文化设施和服务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满足于单纯延长营业时间的简单供给,还对夜间经济有了更高的消费需求与文化需求。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影院的观影环境与电影内容不会改变,但展览与之不同,部分特别的项目和体验只有在晚上才能看到。“我觉得可以多设计提供一些与市民的夜间生活角度氛围相吻合的场景。”蒲鸿认为,场景化的氛围十分关键,就像故宫夜间开放时的灯光效果,在白天是无法实现的,创造出新概念的场景,不仅是白天的延长,而是夜晚更适合。

哪吒是哪里人?四地均称“哪吒故里”
“流动的故事” 滴滴司机影像展
“博物馆奇妙夜”等夜文化成时尚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