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新零售入局医药电商市场,行得通吗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8月05日   第 05 版)

  作为新零售领域的领头羊,不久前,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牵手国药在线,双方以“盒药箱”自动售药机为载体,成为医药新零售合作伙伴。国药在线提供药品及药事服务,盒马负责物流配送服务,为门店周边3公里的消费者提供半小时内药品配送上门服务,满足消费者紧急用药的需求。

  这是盒马第一次与医药健康企业达成的重要合作,但不是电商平台第一次走进医药界。

  电商争相进入

  医药零售领域

  事实上,早在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了网上商店之后,就有不少想借着互联网东风的电商进入医药行业。然而,由于医药零售对互联网“敏感度”低,始终无法减重成纯线上的业态,因此,医药搭上的总是电商、O2O、智能零售的“末班车”。

  不过,随着消费者如今对健康愈加重视,药品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增大,加之互联网应用不断升级,智慧医药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中国医药电商的交易规模已达68亿元;2015年,全国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已达429家。

  率先闯入医药领域的电商是正值发展的外卖平台,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外卖平台与医药电商合作的模式如何盈利成为掣肘。“外卖平台所售的药品目录较为有限,在网售处方药未开闸之前,药品多为一些保健型的大健康产品和价格低廉的OTC类。这些药品的利润空间本来就不高,再加上物流成本,盈利问题让人堪忧。”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黄东临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不断增大的市场蛋糕受到了互联网企业重视。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药品市场终端销售额为8590亿元,同比增长6.9%。而据相关数据分析,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元,2022年将接近1500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医药新零售概念随之而来。

  医药领域适合新零售吗

  但是,药品真的适合所谓“新零售”吗?由于药品从生产方、批发商、零售商到购买者,都有严格的限制,而医药零售行业也受制于自身“低频刚需,无法通过营销的方式产生药品需求”,再加上其受政策管控较严,又对供应链、物流、品控等高度依赖,因而始终难以“减重”成为纯粹的线上业态。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新零售’模式并不适合医药销售领域。”

  白明表示,线下药房、医药电商、O2O送药这些业务模式实际上是药品售卖的不同手段。不论是B2B还是B2C模式的医药电商,在政策划定的界限中短期内都难以突破;O2O送药又受药品库存、物流、消费低频等限制,仍需大量补贴投入,“因此,医药’互联网+’虽在快速发展,但相关行业标准、自律规则相对欠缺,尚需不断完善。”白明说。

  “创新+改良”

  为医药新零售破局

  诚然,“线上+线下+物流”作为新零售的本质,针对于医药新零售同样如此,其实质是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快、更好、更实惠、更优质的医药服务或者购药体验。

  在白明看来,药品零售模式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升级。医药新零售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以不同的销售模式来给消费者创新的、优化的消费体验,就可以算作新零售,并非只有使用科技才是新零售。“无论新零售还是旧零售,都需要回归零售的本质,就是保证产品的质量,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白明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则认为,加快技术驱动,推动“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是我国医药新零售的未来方向,他解释说:“单纯的药物购买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诉求。为此,着力打造“医+药”的服务闭环,在药物零售的基础上,致力于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监测病情等领域全方位的深度服务。如此一来,既可以进一步促进线上与线下的全渠道融合,又能超越医药零售层面,带给病患更多人性和人情化的关怀,增加了和用户的接触点,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可以反哺药品的销售。”

新零售入局医药电商市场,行得通吗
北京越野BJ40全系上市
小红书陷信任危机 都是“种草笔记”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