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军旅导演翟俊杰:

莫把战争片拍成“武松打猫”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7月08日   第 17 版)

  活动中的翟俊杰。
  史训锋/视觉中国

  从1986年至2014年的近三十年间,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军旅导演翟俊杰执导了《血战台儿庄》《大决战》(三部六集中“国民党统帅部”摄制组导演)、《我的长征》《长征》《金沙水拍》《七战七捷》《西藏风云》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战争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78岁的翟俊杰兴奋不已、感概万千。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作为一名军旅电影导演,我有责任用电影、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将历史呈现在大众面前。”

  刻画人物心理,一个表情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在翟俊杰的影视作品中,电视剧《七战七捷》讲述的是1946年,以粟裕将军为首的我军指战员,在苏中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面对国民党大兵压境的严峻形势,以3万兵力迎战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部队,歼敌5万余人,获取苏中“七战七捷”的伟大胜利。

  翟俊杰回忆拍摄经历时说:“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伟大的解放战争的序幕。执导《七战七捷》,就是为了再现我党我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

  在电影《大决战》中,翟俊杰负责拍摄三部六集里的“国民党统帅部”戏份。

  这部史诗巨片再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这场关系着中国人民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中,兵力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因其离心离德、不得民心。而翟俊杰就是要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通过国民党部队的失败反衬解放军的英勇神武和人民战争的正义性。

  “我记得在浙江奉化溪口拍的一场戏,内容是蒋介石带领全家返乡告别。当他想到很快要撤往台湾,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时,情绪表现非常重要。”翟俊杰回忆,拍那场戏时刚好是冬天,扮演蒋介石的演员,身着长袍马褂,乘坐竹筏在烟雨迷蒙的剡溪上眺望故乡的山山水水。由于水上拍摄困难,拍每个镜头都要用很长时间。此时,突然有股寒风从江面刮来,演员不禁打了一个冷颤。翟俊杰立即让演员记住这个细节,并用到实拍中。这种寒彻心脾的表现准确地刻画出了蒋介石当时的心境。

  “人物的情绪、性格表现,不一定非要通过语言,有时简单的一个表情或动作胜过千言万语。”翟俊杰认为拍电影不能概念化模式化,在《大决战》拍摄中,他没让扮演蒋介石的演员说过一句粗口。

  电视剧《西藏风云》的历史背景极具意义。解放军进军西藏应该是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幕,进军西藏那段经历相当于一次小长征,艰苦卓绝。在边修路边进军中,有许许多多战士倒下来。当时流传的歌曲《二呀么二郎山》,写的就是解放军进军西藏、逢山开道、边行军边修路的故事。聊到这,翟俊杰轻轻唱了起来,感情真挚。

  他把这深深的感情融入到电视剧拍摄中。在《西藏风云》结尾部分,翟俊杰精心构思出诗意化的艺术处理:在雪山下广阔的草原上,几十位身穿红色藏袍的藏族姑娘一字排开,从地平线上慢慢走出来,每人手里捧着一条哈达,连在一起成为一条长长的哈达。此时,歌声响起:“是谁帮咱们翻了身?是谁帮咱们得解放?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

  拍战争片要常怀敬畏之心

  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十七岁的翟俊杰参军奔赴几千公里外的西藏。“在部队的这段经历对我拍摄军事战争题材作品影响很大。”翟俊杰说,当时的自己还只是个文艺“娃娃兵”。有次执行任务,翟俊杰和队友们突然发现远处有浓烟,于是他们手持铁把子冲锋枪搜索前进。走到跟前才发现是边防五团的一辆嘎斯69吉普车,被叛乱分子打了伏击。残忍的敌人把汽车油箱卸下,将汽油泼在汽车上点燃,一位副团长和警卫员都壮烈牺牲。

  翟俊杰对那一幕记忆深刻,他和战友们含着泪水把牺牲的同志掩埋,并不像一些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放声大哭吼叫,只是默默流泪、静静处理战友后事,把仇恨刻在心底。

  “拍摄战争题材电影一定要态度严肃,要怀有敬畏之情。”对于现在许多不尊重历史与事实的“抗战神剧”,翟俊杰是反感的。

  “创作革命历史题材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力求真实,怀有敬畏之心,不能把这类题材的影视剧当成游戏。衣着光鲜,飞檐走壁,刀枪不入,拿这种东西给年轻人看,会使他们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识。

  翟俊杰认为,要把战争片拍成“武松打虎”,而不是“武松打猫”。

  怎样才能看出战争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拍摄得是否专业?翟俊杰笑道:“只需要通过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来。”当时为了行军方便、走路有劲,战士们打绑腿时会上下一样粗,不可能像是旧时老太太扎裤脚,胡乱缠几下了事。小小的绑脚打法就能体现出创作者的专业度。“还有的影视作品,战士在战壕上手持机枪大呼小叫、四处扫射,太不真实。须知,实战中要节省弹药、有效杀伤敌人,所以大多是快速点射。”

  “中国电影要有中国特色”

  在电影这门艺术形式出现的第十个年头,中国才有了首部电影《定军山》。电影虽是舶来品,但与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艺术均是艺理相通。翟俊杰举例分析:“如唐诗《静夜思》,短短二十个字,就像是电影中一场戏的分镜头剧本,人物、情感、画面、构图、色调、影调,乃至似有若无的音乐都得以形象地、传神地呈现出来。”

  “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汲取新的艺术理念,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手法。”翟俊杰说。

  “向别人学习绝不是简单跟风,中国电影要有中国特色。”翟俊杰回忆起中国电影的历史感慨万千,他说:“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已经非常优秀,《一江春水向东流》《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我这一辈子》等众多优秀作品的出现,足以展现中国电影的特点和魅力。”

新片速递
莫把战争片拍成“武松打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