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当邮票使用日少, 集邮还能走多远

■新华社记者 王 贤 廖 君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7月01日   第 13 版)

  被称为“集邮界奥林匹克”的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6月17日在湖北武汉闭幕。人潮涌动间,难觅年轻人的面孔;热闹的展会内,总能听到集邮爱好者对未来的忧虑。互联网时代,邮票的实用功能式微,集邮这项国际性的文化集藏活动将何去何从?

  参展邮品和观展人数创新高

  从邮展开幕那天起,重庆市集邮协会资深会员李丽萍几乎每天都泡在展览现场。从8岁开始集邮的她,最初是被父亲出差寄回信件上的8分邮票吸引,几十年来,收藏邮票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和爱好。

  对许多和李丽萍一样的集邮迷来说,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无疑是家门口举办的一次邮票盛宴,参展国家和观展人数均刷新历届邮展纪录。

  记者在邮展现场看到,一些颇具特色的邮品销售区排起了长队。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题展馆中,一刊放大的“民族大团结”邮票,成为参观者排队拍照的“网红打卡地”。这幅邮票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发行的纪念邮票,全套56枚,每枚代表一个民族,是中国邮票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套邮票,被誉为“祖国全家福”。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杨利民表示 ,当前集邮文化事业面临不少困难,世界邮展在武汉成功举办,增加了大家搞好集邮的力量。

  邮展现场银发多而黑发少

  因为要交学校布置的实训作业,武汉首义学院广电专业学生小胡和同学结伴来到邮展搜集素材。“现在大家都有手机,一年写不上两三封信,最多是出去旅游时从外地给同学寄张明信片,感觉邮票离我们好远啊。”小胡感叹地说。

  随着5G时代来临,现代物流业飞速发展,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功能基本没有了。看着从现场精心收集的一堆珍品,李丽萍十分苦恼,不知道自己的藏品以后能传给谁。“儿子不感兴趣,我现在开始培养5岁的孙女集邮,也不知道以后怎样。”她说,一个藏友去世后,家里人把他多年收藏的珍品廉价卖掉,太可惜了。

  邮展现场不少展位人头攒动,但多数是银发的老年人,少见年轻人的身影。国家级邮展评审员梁耀华说,集邮文化推广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集邮如何薪火相传。

  在邮票设计家史渊看来,互联网对传统书信文化的冲击巨大,制约了传统集邮文化的推广。他说:“发达的移动互联网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上别人,还能进行视频通话,这种即时沟通的功能肯定是书信达不到的。但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书信作为一种带有体温的载体,一定会有它的位置,我们要努力找到它所在的方位。”

  邮市的低迷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邮迷们的热情。当前,很多邮票无人问津,不少邮票跌破发行价,邮票的收藏价值受到影响。杨利民说:“邮市和集邮不能画等号,但邮市长期不好,肯定会影响集邮。”

  除了不可抗的外力,传统集邮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集邮爱好者认为,传统邮票设计理念还不够开放,动漫等广受年轻人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少使用,数字化、智能化、多维化的邮票表现方式还不多见,网络化的销售推广模式也不够完善。

  期盼在创新中焕发活力

  近年来,为推广集邮文化,相关部门和一些地方做了大量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在全国建立了700多个少年邮局或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开展集邮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部队、进企业活动;增强邮票的科技含量和时尚感,利用VR技术,采用宣纸、陶瓷、木材等材质,让邮票可看可闻可感等。

  杨利民表示,邮票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经济现象、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研究肯定会延续下去。“集邮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改革创新,不断适应科技和时代的新要求。”杨利民说,“如果还按过去的方式因循守旧,集邮可能会自生自灭。”

  史渊认为,要增加邮票的使用功能,可探索用邮票寄包裹,以延续它的寄递功能;成立选题专家委员会,邮票组稿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征集活动,扩大邮票影响力;提倡书信文化,开展更多展会、设计师签名、邮票首发等集邮推广活动;对邮票设计理念、制作方式、推广模式进行全方位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近集邮、爱上集邮,充分发挥集邮育德益智的功能。

当邮票使用日少, 集邮还能走多远
“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三亚18台自助图书馆几乎沦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