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大城市间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已经蔓延至准大学生身上。近日,成都、杭州、西安、济南四座城市不约而同地在媒体上开展花式“营销”,向即将踏入大学的高考生展开柔性公关。潜台词归根结底只有一句:到我的城市来上大学。
对城市来说,这些接受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很可能成为未来城市的核心“资产”。而这场花式争夺,确实也让深陷选择困境的准大学生及家长们更加犹豫不决。
一直以来,每逢高考填报志愿,报什么专业、选哪所大学、去哪座城市都是经久不息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城市分化时代已经到来的当下,城市的重要性在天平的一端有了更多的砝码。
一座城市的教育资源如何,高等院校的数量,尤其是985、211以及一流学科数量,是最直观的参照。此前有媒体专门绘制出了高校分布地图,各大城市的教育资源聚集程度一目了然。
从这张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北上广毫无疑问是绝对的第一梯队,武汉、重庆、成都、天津等新一线城市经济实力强,高教资源也丰富。然而,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深圳、苏州、杭州等地的经济实力全国一流,不过教育资源存在着相对落差。
高教实力和经济水平出现分化,令“宁选一线211,别去十八线985”的争论更加激烈。“当身处西北的大学生还在为实习发愁时,深圳的学生可能已经拿到了腾讯的offer”——网络流传甚广的段子,无不显示了经济实力比高教资源更重要的逻辑,敲击着准高考生们的内心。
对这些学生来说,选择哪座城市,意味着未来很可能在这里工作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决定着很多人的未来。毕竟,好的城市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就业选择,这一点,通过数据更能直观感受:51job招聘网站的一项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招聘数量排在前四位,紧随其后的则是杭州、成都、南京、武汉等经济强市。
诚然,在一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上学,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人脉资源,可以获得更广的视野。但对于学子们来说,高考志愿应该是权衡利弊后的择优选择,而不可沦为唯城市论。大学的氛围和底蕴才是对大学生最直接且最重要的影响。
我们还应看到,学业与未来生活不能划天然的等号。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上海和浙江的本地就业比例达到六成,北京只有五成。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高考志愿选城市论调的提升,也暴露出中国经济版图变迁背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中西部、东北地区的经济放缓及人才流失。人才流入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在人才“孔雀东南飞”的流动中,政府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调控显得刻不容缓。而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扶持,如给予学生学费上的支持,给予毕业生创业补贴等,都是值得关注的议题。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不少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因为多种原因发展放缓。不难看出,这其中有着“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的市场逻辑。
对于城市而言,抢一时的热闹容易,留住长久的人心难。对学子来说,一座城市,什么才是值得长久留守的?值得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