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科技助力,城市生活垃圾或可实现智能分类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6月24日   第 04 版)

  6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机关事务管理处、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9年海淀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区政府第一办公区启动。

  在本次活动中,记者发现由中国城市研究院组织、北京环球瞪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生活垃圾智能处理设备颇受来访者关注。这款设备分为线下、线上两部分,其中线上部分包含了居民版、从业者版、保洁助手版三款专用APP。该项目负责人来吉祥告诉记者,各版本APP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功能也各有不同。

  打开居民版APP后,简洁轻松的界面清晰标明了各项功能。来吉祥介绍说,这款居民版APP具有垃圾箱位置查询、上门大宗垃圾处理预约、垃圾分类操作等多项功能,基本满足了家庭生活垃圾处理的所有需求。

  垃圾智能处理设备除强大的线上APP外,还有全自动一体化的多功能线下智能设备。中国城市研究院副院长赵崇林现场向来访者演示了该设备的运行。只见他把几包鼓鼓的垃圾袋逐一放入白色电子垃圾桶中,之后垃圾桶自动完成封袋、收纳、移库、置新等流程。“这是居民端使用的。”赵崇林介绍说,电子垃圾桶主要处理家庭生活垃圾,居民可分别摆放在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中。

  生活垃圾主要分为湿垃圾、干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是城市垃圾主要来源。赵崇林说:“垃圾桶全名为‘智能终端产品家庭智能垃圾桶’,可以内置无断点垃圾袋,具有自动换袋、感应开盖、一键打包封装、自动抽空压缩、智能辅助等功能,可以实现对家庭生活垃圾的初步分离。”

  除了居民端外,还有社区端口的大型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回收装置。

  这款看起来科技感很强的半透明机器,会将倒入的垃圾自动分配到机器内部的四个垃圾存放箱中。

  居民社区智能回收装置可以对不同垃圾袋进行自动分拣,在经过自动打包、切割等程序后,最终实现垃圾智能分类。赵崇林介绍说:“该方案通过终端智能化设备和智能监管平台有效地从源头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分类转运,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帮助城市减少废弃资源处理量达到60%以上。”

  海淀区政府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对这套设备也比较关注和认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好的垃圾智能分类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垃圾减量、经济效益提升、处理成本降低及回收利用增强。

  过去,人们对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存在概念模糊不清等状况。在很多场合,大家处理垃圾也都很难进行正确的分类。对此,该工作人员认为首先要简化、明确垃圾分类的概念。相对容易分辨的湿垃圾、干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其实就是厨余垃圾、书房客厅垃圾和卫生间垃圾。

  人们不需要再分辨手中的垃圾属于何种类型,只要把垃圾桶在各房间中安置好,余下的垃圾归纳与分类就可以交给系统自动处理。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全面步入法治轨道
青岛港建成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
科技助力,城市生活垃圾或可实现智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