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6月03日 星期一

作品制成收费读物 作家“颗粒无收”

有声书市场版权乱象何时休

■上官云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6月03日   第 13 版)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变得愈发碎片化,有声书、短视频……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但是,在有声书等网络视听产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背后,也存在着各类版权隐忧。

  一个作家的烦恼

  日前,《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公布,数据显示,整个视频内容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8年达到1871.3亿元,同比增长52.8%。

  市场规模虽有所扩大,但一些问题也在不断出现。这其中,盗版侵权现象尤为严重。

  作家李幼谦的遭遇是个典型案例。她说,自己的《间岛铁骑》等四部长篇小说、《纨绔子弟》等两个中篇小说的有声书“被播出了一两年都不知道,也没有分文收益,实际上遭遇了侵权”。

  李幼谦回忆,2015年,她与某公司签署了合同,约定将一些正规出版的文学作品的衍生产品版权代理运营权授权给对方独家运营,其中便包括长篇小说《间岛铁骑》《钓鱼城的乱世佳人》以及《多事之秋》《纨绔子弟》等中篇小说。

  “合同的期限是到2020年11月16日,里面也提到,如果他们和第三方签订了涉及我作品衍生产品版权的合同,三天内要告知我,然后五天内要把所得收益与我四六分成。”李幼谦解释。

  但李幼谦却发现,这份合同中涉及的一些作品,有的在2016年就被做成小说剧播出了,一些有声书听众需要付费才能听。对此,该公司既没有通知自己,也没有付给自己合同中约定的收益。她认为这种违约,实际上就是侵犯了作家应该享有的著作权权益。

  “今年1月份,这家公司还在某网站做推广,把我的《间岛铁骑》做成有声小说,标价10万元。现在已经在一个知名的平台上播放了。”李幼谦曾联系过当初签合同时对方公司的代表人,但对方早已离职。

  此外,她说,还有合同之外的另一部作品被做成有声书,自己去联系过播放平台,平台说“由于目前授权机构一直联系不上,目前我们已经先将作品进行下架处理。”

  有声书市场版权混乱

  李幼谦的遭遇,只是近些年来有声阅读市场版权纠纷的一个缩影。

  通常认为,有声阅读是将文字作品经播讲者演讲制作成音频后,上传至有声书收听平台或APP。有声阅读产业链大致包括文字作品原作者、文字作品权利受让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传播平台等各环节。

  与视听节目相比,这个产业链涉及内容生产方、音频制作方以及网络经营平台等多个主体,加之有声内容经历从免费到付费的转变,由于作品数字化传播引发的版权问题并不鲜见。

  对于有声书平台而言,从内容来源上大致可以分为自己制作和网友自行上传两种。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回忆,喜马拉雅FM曾因上线了用户朗读制作的未经作家授权的有声书,遭到该书作者曾鹏宇的控诉。

  随后,喜马拉雅FM发布《关于版权投诉的公告》对此事件表达歉意,并承诺对涉及侵权作品进行整改处理。

  “其实,有声书的侵权案例不止这一种类型,由于涉及的产业链环节比较多,实际情况还要复杂。”一名业内人士说道。

  专家:加强监管促进

  产业健康发展

  针对短视频平台存在的而一些乱象,2019年1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有声读物,面临的一些侵权问题是相似的。”张洪波分析,除了传播环节的问题外,享有著作权的权利人本身维权意识不足也是一个方面,“在订立合同时,就应该明确约定好具体的授权种类、传播的媒介和使用方式以及具体的版权收益等问题”。

  以有声书版权为例,张洪波建议,作者和出版社等应该团结起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也正在开展会员作品的有声读物等授权业务,帮助权利人明确有关版权应得到的收益。此外,加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明确平台应有的监管审查责任,如此才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转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有声书市场版权乱象何时休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摄影展在京举办
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8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
中国本土电音节首站落户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