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乡的那片土地是丘陵地貌,水田和旱地都有。过去,家家都要种上几亩水稻,那是全家一年的口粮。麦子却种得不多,主要是因为产量不高且收割麻烦。
奶奶是河南人,喜欢各种面食,她对食物的偏好直接影响了家人的饮食习惯。所以我从记事起便了解到,即使口粮再紧张,家里每年都要种点小麦。用新鲜的面粉制作各种美味面食打打牙祭,是长辈们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最好方式。
儿时,小麦还未成熟时,我和小伙伴们常会在放学后去麦地看看。在麦地里时常会发现野豆荚,我们把野豆荚苗连根拔起,然后把豆荚摘下来,取出其中的果实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既满足了味蕾,又给小麦除了杂草。
在小麦要灌浆时,父亲总会把一担担的土粪撒在麦地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撒了土粪的麦地,每天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时的麦穗不再往高处长,而是攒劲灌浆。“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如果有场南风肆意吹来更好,小麦成熟的速度会更快。
各项农耕流程进行完了,时候也到了,小麦终于熟了。站在田边放眼望去,满目金黄。父亲摘了一根很肥的麦穗,用手轻轻一搓,粒粒饱满的麦粒儿落在手心里。父亲一边望着麦田,一边嚼着麦粒,说声“开割了”,两眼含着喜悦的光。于是,全家老少出动,把麦子放倒在夏天里。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割了麦,还要忙着去插秧,再抽空打麦。我们总是向父亲投去热切的目光,揣摩着他的行动:如果哪天他挑着担子从外面回来,准是去磨面粉了,有了面粉,就有了美食。
新鲜的面粉像雪一样白,散发着淡淡的麦香。面粉到了,奶奶就能大显身手了。她最拿手的美食是火烧粑:面粉揉成团,用蔬菜做馅,再捏成饼状,最后放进锅里烙,烙到两面金黄时,就可以出锅了。火烧粑越烫嘴越香,放冷了就不好吃了。所以我们经常围着灶台,趁热吃粑,屋子里弥漫的烟火气中,掩不住我们朴实、喜悦的笑容。嘴馋的时候,奶奶还会给我们做疙瘩汤。疙瘩汤制作起来方便、快捷,奶奶在灶台前忙活一小会儿就能煮出一大盆来。在疙瘩汤里撒些蔬菜,再加点盐巴,小孩子都可以喝上两大碗。
父亲总喜欢锦上添花,想着法子喂饱我们这些小馋猫。他前脚把面粉担回家,后脚就出门榨菜籽油。我们那里有个习俗,谁家打了新油,一定要炸粑吃,并给邻居们送些,叫做“尝新”。所以,第一桶油送回家后,母亲就忙着招呼我们炸菜油粑了。刚出锅的、还起着油泡的粑,被孩子们抢着吃,然后又被一块块放入小碗,端给邻居们品尝。一块块金黄的菜油粑,满是夏天的味道。
父辈们用新麦的“七十二变”,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味蕾。每一种面食里,都有夏天的记忆,都有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