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正成为当下中国票房市场的“吸金器”。正在热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仅用了3天20小时52分就收获20亿元票房,此前达到这一门槛最快的影片为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用时5天21时55分。
对影迷来说,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固然引人入胜,但极富冲击力的视觉特效才是让科幻电影“圈粉无数”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这些以假乱真的特效画面背后凝聚着众多电影人的智慧与执着。
很多人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电影特效的产生竟是个意外。意大利导演乔治·梅里埃一次在巴黎歌剧院广场上拍摄,摄影机胶片因故障被挂住,而导演却全然不知。街头车辆川流不息,待摄影机恢复工作后,原本跟拍的那辆公共马车已经驶过,另一辆运棺材的马车正好出现在那个位置。导演在回放时发现“马车变身”这一奇妙现象,找到原因后,魔术师出身的梅里埃茅塞顿开,领悟出“停机再拍”的奥妙。
此后,梅里埃不断试验,逐渐掌握了一些特效技巧,于1902年拍摄出《月球旅行记》,这部影片被称为“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片”。影片利用蒙太奇技术和特技手段大胆表现炮弹降落月球等场景,大获成功。
经过百余年发展,电影特效如今已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技术层面来说,特效制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特效”,即在拍摄现场拍出的各种特效的总和,大致包括特效化妆、特殊道具、特殊服装、特殊置景、电控机械生物等。这个“特”指的是平时无法在市面上见到或买到、也无法轻易做出的一些道具,需要结合影片剧情和角色设定量身定制,可能涉及建模、机械和电气工程等技术。如《流浪地球》中救援部队穿戴的机械制服、太空面罩等道具以及电影中出现的爆炸、坍塌等效果,都属这一类。
另一类是视觉特效,伴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其制作速度和质量都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影视制作对硬件的需求也会反过来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2008年惊艳全球的影片《阿凡达》带给观众的视觉震撼,让人记忆犹新。詹姆斯·卡梅隆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如梦如幻的电影,更带来了一场3D电影特效技术革命。
除此之外,常见于科幻电影中的特效手段还有微缩模型,即将所需建筑物、街道、交通工具等做成极其逼真的微型模型,并通过手、机械或电来移动形成场景变化,再将绿幕前拍摄好的画面利用CG(计算机动画)技术合成到一起。影片《银翼杀手2049》中,许多未来风格的建筑物都是利用模型拍摄而成。
纵观世界科幻电影特效制作,可以感受到中国科幻电影特效追赶国际顶级制作仍任重道远,更多地需要夸父逐日般的坚持和用心。(转自《文汇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