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3月04日 星期一

反扒民警:城市里的“隐身英雄”

■中国城市报记者 宋 浩 通讯员 托 雅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3月04日   第 15 版)

  副大队长米卫峰执法回来摘掉了棉线帽子,穿上了在衣柜里搁置很久的警服。

  在公交车站上,一位刚刚得手的犯罪嫌疑人被反扒民警当场抓获。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大家都习惯将公交分局刑警二大队称为“反扒大队”。这是一支经常隐蔽于城市公交车线路上的便衣警察队伍,他们有着猫一样敏感的嗅觉和矫捷的身手,只待扒手们一动手,便将其迅速拿下。这只传奇的队伍用自己日复一日的付出,守护着300万青城市民公交出行时的人身财产安全。

  2月16日凌晨5点钟,51岁的“反扒大队”副队长米卫峰早早起了床,他给队员们一一打了电话,让大家今天早点到火车站出勤。洗漱穿戴后,米卫峰急急忙忙地出了门。

  “今天是高校学生返校的第一天,最早一班火车六点多就到了,再加上新年刚过,大量人员返城,这个时候正是扒窃案件最为高发的时候。” 微胖的老米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个十块钱的棉线帽子,这番打扮,让他看起来跟车站外等客揽活的出租车司机没什么两样。

  虽然早已立春,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早上气温仍接近-20℃,一阵寒风吹来,记者身上的保暖裤一下子就被凉透,身体很快就冻僵了。“你没有经验,如果长时间在室外,保暖措施一定要做好,否则会冻坏的。”全副保暖武装的反扒大队队长张海峰也早早赶到火车站。他斜背个包,装作接站的市民,他一边提醒记者,一边用机警的眼神扫视着过往的人群。

  “反扒民警学会隐藏是必修课”

  “我们的本领都是跟贼‘练 ’出来的。”张海峰的话让记者感到一头雾水。

  “我们跟扒手之间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都会琢磨和研究对方。有一次,一个扒手被抓后问我是怎么发现他的,我说都是你们教会我的,不研究你们,跟你们‘练’,怎么对付的了你们。”张海峰说。

  “刚开始看谁都像小偷,后来又感觉都不像,时间长了慢慢就能辨认了。”白青松从公安大学毕业后分到反扒大队,米卫峰教他的第一件本事就是练习“看人”,刚开始弄不清,现在一眼就能认出来了。“乘客走路往前看,也不会东张西望,只会往车来的地方看。而小偷走路一般是往下看,是为了看别人的口袋和包,并经常在公交站牌前徘徊,眼神到处乱瞟,而且喜欢凑热闹,专往人堆里扎。”渐渐地,白青松有了自己的反扒心得。

  “你看这个人,肯定就是个扒手。” 张海峰用眼神示意记者一下,一名带着帽子身形瘦高的年轻男子正朝这边走来,看了我们一眼便匆忙走开。说话间米卫峰来了,证实这人确实是一个惯犯,已经被处理过多次。

  张海峰告诉记者,要做好一名反扒民警,学会隐藏自己是必修课。

  “警察在盯贼,贼也防着警察。刚开始执法时面生,贼看不出咱,但抓上几次,他们也就都记住咱们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变换外部着装。”张海峰说。

  最大风险來自犯罪嫌疑人

  “我之前在重案队,每次破案之后都特别有成就感,开着警车,穿着警服,自己感觉也挺自豪的。”来反扒大队当队长之前,张海峰是重案队的破案高手,“自从来到这里,基本上穿警服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说坐警车了,我们现在的装备就是一双眼睛和两条腿。”

  记者看了几位反扒民警的微信运动步数统计,发现他们每天平均步数都在万步以上,有时甚至能达到三万步,占据朋友圈封面也是经常事。“从早上一出来,我们就开始在各条线路巡线,经常是盯住一个‘目标’就是好几个小时,怕丢‘目标’,我们连厕所都不敢上,准点吃饭就更别提了,盯的‘目标’被抓住或者回家了,我们才能吃口饭,也是我们一天当中唯一中途坐着休息的时候。”据张海峰介绍,队里反扒民警基本上都有胃病,“早上出来不敢吃太饱,随时会有情况发生,吃太饱追捕时跑不动,就会误事。”但长年累月下来,胃就很容易出问题。

  对于反扒民警来说,在执法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犯罪嫌疑人。有一次,米卫峰和搭档接到指示,在中山西路对一个宁夏籍盗窃嫌疑人进行抓捕,嫌疑人非常强壮,被扑倒后一下子就把搭档民警压在身下,并顺势抽出了一把弹簧刀向米卫峰扎去,多亏老米反应迅速,成功躲开,最终和搭档合力将其控制。

  “打击次数多了,很多扒手对民警也怀恨在心,有人发短信威胁要背后收拾我,也有人想请我吃饭跟我套近乎。”米卫峰说:“我对他们始终只有一个回复,别伸手,伸手我就抓你!”

  超八成受害者为女性,扒手多为惯犯

  “现在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在包里带现金的不多,但手机对个人更重要了,不仅是通讯工具,也是虚拟钱包,一旦丢失对个人损失非常大。”张海峰说,经过初步统计,公交扒窃案件中受害人多以女性为主,占到了八成以上。

  据张海峰介绍,扒手喜欢选择女性作为下手目标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女性普遍品牌意识强,手机价值较高;二是防范意识差,容易得手;三是反抗能力弱,即使发现也容易逃脱。

  “很多‘小偷’都是惯偷,每次打击处理完都会承诺不再犯,但没多久就又干上了老本行。这些人大都好吃懒做。”张海峰说,每次碰到被处理过的扒手重新出来溜达时,他都会教育一番,“这些人嘴上说再也不干了,但往往一回头,就重操旧业了。”

  扒手里面也有高手。据米卫峰介绍,有一个扒手他20年前就认识,断断续续作案,反侦察意识很强,作案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20年来竟然没有被逮过现行,一直是他的一块心头病。春节前,米卫峰跟了他好多天,终于在其扒窃之际将其抓获。该嫌犯第一句话就问:“你是米队吧,这些年感觉你们离我越来越近,最终还是落在你的手里了。”老米提起这事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天下无贼需要警民携手努力

  “扒窃高峰一般在上下车阶段,再就是嫌疑人尾随作案了。经过近些年的持续打击,现在呼和浩特市扒窃案件逐年下降,三人以上团伙作案很少见到,犯罪嫌疑人主要是单独行动,但要注意男女二人扒窃组合。”张海峰对记者说,尤其是到了夏天,人们穿的衣服较少,女性嫌疑人引起同性注意的几率较低。“有一次我们抓获犯罪嫌疑人后,让女失主回想当时身边的细节,她怀疑了很多人,但就是不怀疑站在她身边的女人,直到我们调出监控录像后她才恍然大悟。”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用手机戴个耳机听歌,有一次一个小伙子走着走着歌声突然停了,他以为音乐没了,也没在意,直到反扒民警控制了嫌疑人后才发现,原来耳机线已经被剪掉,手机早已不在口袋了。”米卫峰正说话的功夫,一个年轻人正双手提着包准备上车,手机就在外套里别着,老米上前亮明身份,提醒年轻人注意,年轻人意识到后连声道谢。“在我们看来,市民应加强反扒意识,贵重的东西要装进包里,或者放在身前等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扒手自然就不会盯你了。不少人警觉性不高,给扒手可乘之机。”张海峰说。

  张海峰还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反扒民警平日很辛苦,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市民们的财产安全,但也希望全体市民能够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米卫峰对此也深有感触,有两件事情让他印象深刻。“有一次一个扒手得手后我们开始抓捕,这家伙非常狡猾,一下子就把手机丢在了地上,死不承认。我们希望女失主能够跟我们去做个笔录,把犯罪证据固定了就能处理他,但女失主就是不配合,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证据固定了。还有一次是发生在呼市长途汽车站,一个来自鄂尔多斯的小伙子手机被偷了,哭哭啼啼地报了案,接警后民警迅速将嫌疑人抓获。当我们要求小伙回分局做笔录时,小伙却上车‘溜’走了。民警发现后开车追上了他乘坐的大巴,并要求小伙回来做笔录,可他就是死活不答应。最后全车人都看不下去了,一致让小伙配合警察工作,小伙这才迫于压力回来做笔录,我们也顺利将嫌疑人送进了看守所。”

  “抓贼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贼。虽然我们不穿警服,但闪闪的警徽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是城市里隐形的守护者,还是那句话,有困难找警察。”张海峰正说着话,电话铃声响起,年轻队员发现一个盯了很久的“目标”即将下手,他挥手跟记者道别,便匆匆奔赴战场。

反扒民警:城市里的“隐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