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福建南平:城市“高颜值”助力发展“高素质”(老旧街巷整治系列报道)

■苏文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1月14日   第 07 版)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住建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建设“水美城市”服务。特别是2018年以来,该局以中学岭道路整治、邵武市环紫云湖两岸景观提升改造、浦城县南浦北路道路及街景提升改造等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采取“微改造”办法,对全市老旧街区进行整治。此举提升了城市颜值,同时,助力城市高素质发展,实现“面子”和“里子”双提升。

  “人车”分流更便民

  “延平区中学岭道路全长500米,原先宽度仅5米,没有人行道,周边有三所中学数千名学生,加上附近居民,该路段常常是‘人车’混行,因道路狭窄,消防车无法进入街巷,道路没有划定交通安全标示,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该项目负责人李锦文介绍说。 

  李锦文说,该路段的整治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南平市第三中学依势架设坡度桥更好地实现人车分流;二是在南平师范附属小学设计门架式人行道,既拓宽学校操场,又在学校外围门架内铺设人行道。 

  据了解,该路段改造工程总投资约900万元。通过改造,不仅拓宽了道路,增加了人行道、栈道、学校管理房、消防水池等设施,还重新规划交通标识,更方便了周边师生及居民出行,原先该路段“人车”不分流的道路格局已得到彻底改变。 

  像中学岭道路整治的项目,在南平市还有很多。近年来,市住建局通过补“断头”、填“空白”、畅“动脉”等举措,相继打通一条条断头路、梗阻路,让百姓行路不再难。

  城市宜居,留住乡愁

  “每天早晨和傍晚,都会有许多市民来到环紫云湖景观绿道漫步休闲。他们一边漫步,一边欣赏邵武城区紫云湖和两岸风景。”邵武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环紫云湖景观绿道工程是2018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该市2018年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提升城市“高颜值”,优化建设绿化带、亲水平台、健身步道、自行车道、车行道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漫步城区,绿树成荫,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曼妙山水园林之城让人留连忘返。此外,为留住乡愁,该市打造邵武古城历史文化体验区,对破损城墙、烽火台、人行步道(马道)等进行修复,逐步恢复北门原有历史风貌。 

  近年来,邵武市住建局着力建设精品城市、水乡山城,提升邵武人居环境,同时通过修旧如旧,让承载文化的历史建筑“活下来”“活起来”,让市民们记得住乡愁。

  老街“蜘蛛网”不见了

  南平市浦城县南浦北路道路及街景提升改造工程,被列为该县2018年老旧街巷整治修复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道路及管网改造、沿街部分建筑立面及夜景工程改造等,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 

  通过道路和街景提升改造,“线乱拉”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所有的沿街线路都统一埋在地面里,实现管网下地,而过街线路则以集中成一束束的方式横穿街道,空中区域因此得到了有效净化。配合着街道两边的外立面整治,整条街道一眼望去,干净美观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近年来,浦城县住建局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对全县老旧街区进行“微改造”,不断提升城区美观度和宜居感,确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认同感。 

  “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颜值、消除‘蜘蛛网’、净化空中视线、留住乡愁记忆”,这是2018年南平市住建系统老旧街区整治提升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南平市不少老旧街区通过外立面整治、环境美化、复古修缮、设施提升、便民建设等更新改造项目,使原本老旧、问题多多的街区旧貌换新颜,激发了街区活力,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同时南平市在改造中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延续老旧街区的历史特色和人文氛围。

土暖气频频爆炸伤人,农村供暖安全如何保障
“过街神器”护航
福建南平:城市“高颜值”助力发展“高素质”(老旧街巷整治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