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园城市是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在国家级新区方阵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全面把握新时代城市科学发展思想,把谋一域与谋全局统一起来。在规划建设中需要坚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重点突出公园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强化人民主体性;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局;运用城市治理科学思维方式,思考、解决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突出生态价值,构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全方位发挥新的增长极和开放新高地的作用。
天府新区要寻找自身的新定位,以公园城市为主线,科学谋划成长坐标,厘清发展思路,锚定发展目标。公园城市的发展目标可描述为:自然之野、人文之韵、经济之活、治理之善、百姓之乐,其核心思想是:以“治理之善”作为核心理念贯穿于五个维度中,强调多元城市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公园城市生态福利的发展新思路。
公园城市的自然之野将城市与自然统一起来,城市走进了自然,自然融进了城市,为人们提供了与自然对话与交流的场所。在感官上,公园城市自然之野强调绿量饱和,园林绿化达到“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的要求。在功能上,公园城市的绿化增量不仅满足视觉的美感和心情的愉悦,更重要的是绿化增量提质本身就是在为城市打造更为强大“肺”功能。
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打造自然之野,将坚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的理念,整合水、山、林、田、湖等生态要素,大力拓展亲水、亲绿、亲自然的公园空间,努力构建“园在城中、城在园上、城园一体”的公园城市格局;合理确定天府新区的城市建设规模,设置较高占地比例的生态用地,利用山水田林多元生态要素汇聚的优势,将新区发展融于优良的“公园”式生态环境之中;将把传统的点状公园与自然山水、生态田园相连接,形成网络化、一体化的回归自然的生态空间。以水定人、以地定城、以能定业、以气定形,将好山好水融入城市,用好山好水润养城市的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散发着人文之韵,是让生活在天府新区的人,拥有有质量的“精神化生存”。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注重自然与蜀文化的结合,强调历史文化底蕴的生态性构建,公园城市建设的内容,将更加人文化、人性化、自然化、情调化、生活艺术化。
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打造人文之韵,将发挥天府新区成都为主体,辐射周边等多个地市县的地域优势,应重视发掘、传承与整合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巴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打造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独特的文化名片;保留天府新区的历史文脉的合理延续,特别注重以公园的形式去保留特色文化,让公园这一公共空间成为公园城市培育各种文化事件和公共活动土壤,进而激发生活在天府新区滋生历史、音乐、美术、戏剧、民间传统工艺等的追求,提高精神品质。
公园城市激发经济之活,就是将公园城市建设融入到天府新区产业发展中,产业的发展将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公园城市建设的双赢。要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人文空间丰富多彩的公园城市。
天府新区激发经济之活,将着力建设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以公园城市来容纳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新经济、新产业、新形态;加速聚合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尽快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格局,努力锻造新区发展动能优势,依赖新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格局来引导符合生态城市原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放大要素优势,按照由“给条件”向“给环境”转变的思路,通过公园城市建设构建起多重产业空间的必然联系,打破纯粹的产业空间;发挥公园城市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健康、协调发展的聚居环境的外部性,依托鹿溪智谷、科学城科技创新资源,做强天府英才中心的人才吸附效应,以饱和的要素储备和密切的要素关联,迅速推进环境——人——产业的新融合;焕发农村的活力,增强城乡互动,形成城乡一盘棋的格局。
公园城市治理之善是法治、精治、慧治、共治的充分体现,四者有机结合和协同推进实现公园城市的善治。法治是根本保障。天府新区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理当成为法治建设先行区。在新区发展中突出法治建设的“四大主体环节”,特别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目标,提高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水平;精治是内在要求。新区未来将成长为最具产业活力、最具城市张力、最具人文魅力的别样精彩的新极核。以此为目标构建经济、社会、空间的精细化治理体系。借助智慧技术和互联网+手段,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弹性治理和精准管控;慧治是科学手段。依托鹿溪智谷、天府科学城等科创平台,建设智慧新城,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渗透新经济形态和应用场景,并将智慧技术成果转化、智慧城市基础建设、智慧产业技术应用与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紧密结合,实现智慧化、城市化两化融合;共治是主要途径。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搭建多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平台和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载体,不断增强市民对新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公园城市“百姓之乐”就是实现“生态福利”的均等化、可获得和全覆盖,增强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品质提升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带来百姓之乐。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提供百姓之乐,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空间于民,打造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的生态公园系统,打造开放型、可达性、亲民性的百姓享乐的公园,打造人人向往的宜居环境;打通公园城市中的公园等空间与人行通道、公交、自行车道、地铁等的衔接,提高百姓享乐公园城市的便捷性,让公园城市中的公园等空间成为周边乃至新区百姓休闲、健身、运动、登高的活动场所,最大限度地满足百姓之乐的需要;以百姓的体验为最高评价标准,显著提高百姓参与公园城市建设的参与度,建立“百姓说好才是好、百姓说好就是好”的群众评判机制,将公园城市建设成百姓创造的最直接的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来源,建成留给百姓子孙后代的永久性“绿色资产”。(本文系“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的本底与路径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组成员:高重奎、杨雪锋、胡晓磊、游和远、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