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在城市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以“淄川速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古老的般阳正释放出新动能。
穿绿道、踩田埂,走基地、探园区,入村组、问农家……金秋时节,记者寻访这座老工业区在“转型崛起”中的奥秘。
走进淄博建陶产业园区,崭新的现代化厂房高大、宽敞,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整齐排列,处处勾勒出建陶行业崭新的未来图景。随着新金亿、名宇宏狮等多家企业正式点火出砖,淄博日日顺建陶产业园涌现出在建企业的投产潮,淄川建陶的振兴之路已然开启。
超低排放、车间除尘、花园式厂容厂貌、按时洒水清洗、最高标准环保设施等已经成为淄川建陶企业的统一标准,重塑了产业形象。
在淄川区镭泽激光产业园,7、8号楼房正在建设中。作为淄川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国内首条柔性激光打标机生产流水线。“目前,我们已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以后一些激光项目可以直接在园区孵化落地。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江北地区最专业的激光产业基地,吸引相关产业入驻。”山东镭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颜景川说。
山东凯盛新材料是国内氯化亚砜生产基地,但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向精细加工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领军人才。在“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组织的一次人才对接会上,董事长王加荣和孙庆民博士达成了柔性合作协议。4年的项目合作,让双方加深了了解,凯盛愿意为孙博士开放平台,让他更好发挥其优势。于是,孙庆民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公司。2016年,孙庆民被凯盛新材料全职引进。
淄川区以环保治污作为倒逼转型的主要抓手,扎实推进生态环保攻坚各项任务。自去年环保整治以来,淄川区淘汰“散乱污”企业 3081 家,实施清洁取暖改造4.2万户,削减燃煤45万吨,全年空气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89天,比2015年增加72天,2017年四季度,全区 PM2.5 浓度改善率达到 32.6%,重污染天数减少 70%。
淄川区还把森林淄川建设作为构建生态淄川的重要内容来抓,完成“森林淄川”造林绿化 3.2 万亩,实施矿山修复、耕地复垦 9700 亩。
“近年来,淄川区在生态建设上持续发力,以‘前所未有’‘史上最严’‘规模空前’的力度,推进生态环保治理各项任务,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下一步,淄川区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把生态淄川建设推向更高层次,为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表示。
因资源而兴,因转型而生。围绕打造“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样板区”的目标,淄川这个昔日的“煤城”,正在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