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教育部:要解决近视,先解决“短视”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刁静严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11月12日   第 04 版)

  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大课间,学生们正做着课间操,以达到增强体力、保护视力的目的。

  “减负、锻炼的政策学校贯彻得很彻底,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体育课一周三节,学生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有半小时。”语文老师殷琦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虽然班里戴眼镜的学生不多,但是不戴眼镜并不代表不近视。班里有一部分学生是存在假性近视的,上课习惯眯着眼看。”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视力问题一直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重度化”趋势。如何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给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很多人认为,视力不良不是病,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多人,包括家庭和学校,宁愿牺牲孩子的健康和视力,也不要让他们在分数上落后半分。”10月29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改变“短视”的行为,不能不顾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现实,只把眼界放在短期的可见效的方面,而要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电子产品的滥用、手机游戏的流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减少,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近视习惯的养成。

  “看屏幕和看自然界的东西,感觉是不一样的。在电脑前坐得久了,玩手机时间长了,眼睛会很不舒服。”河北省唐山市某小学英语老师范然说道,“特别是对于儿童青少年,他们看电子产品的影响比成年人的影响要大得多。”

  今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8部门印发《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升为国家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中针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明确给出限制性规定。其中包括: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学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

  教育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对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

  管控电子产品使用,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三项具体工作之一。王登峰指出,电子产品的使用,不能一刀切,而要区分具体情况。原则是要有节制。越小的孩子,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应该越短。王登峰同时强调,政府出台政策,制定措施,还需要专家、社会各界人士,还有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和共同努力。

优化营商环境消除“一刀切”现象
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蓓蕾工程专项基金启动
全国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指挥员实训班开班
教育部:要解决近视,先解决“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