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隔离驾驶室 一键报警 完善立法

公交暴力频发,各地安防如何应对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 实习记者 余秋池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11月12日   第 03 版)

  公交驾驶员向小学生介绍安全文明出行知识。

  北京公交乘务管理员在运营车辆上引导乘车秩序。

  10月28日,重庆万州发生公交坠江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当真相浮出水面,事实给了所有人深刻一击,只因过站小事引发乘客与驾驶员争执互殴,15人就此殒命。就在这一惨痛事件发生后不久,北京、新余、榆林、西安、湘潭、南京等地也相继爆出多起类似事件,公交安全屡受威胁,如何捍卫司乘人员和乘客的出行安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就此,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公交车队、乘客和专家,探寻治理之道。

  驾驶员安全驾驶环境待改善

  “应尽快制定强制性标准”

  令人心痛的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余音未了,各地公交乘客与司机纠纷却不绝于耳。

  10月29日,北京一辆公交车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争执,一名女乘客要求中途停车遭拒,举起整箱牛奶砸向正在开车的司机,导致车辆跑偏撞车,该女乘客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丰台公安拘留;11月1日,江西省新余市一名男乘客准备下公交车,但公交司机没有察觉,该男乘客不满打骂女司机致其住院;次日,新余另一位女司机李小英遭遇老年乘客抢夺方向盘,幸好紧急将车靠边、刹车、熄火、报警,避免了事故的发生;11月4日,陕西省榆林市一家3人,因在公交车前门下车遭拒,殴打司机被刑拘……

  近年来,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甚至引发肢体冲突酿成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记者发现,这些抢夺方向盘的事件大多发生在没有安装隔离驾驶室的公交车上。李小英向记者表示:“希望公司在加强对我们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强化对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的同时,进一步考虑是否能够安装安全防护设施,强化公交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环境。”

  新余市公交公司书面向本报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公交车安装隔离驾驶室方面的相关规定。但据了解,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已经会同相关部门就进一步完善公交车、长途客运车驾驶员安全防护设施方面,商议出台相关规定,待国家相关规定出台之后,公司将加以落实。

  记者采访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柱庭教授也应证了上述表示。张柱庭建议,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即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应尽快制定此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安装费如需企业负担,财政应当补助。

  各地公交安防措施再升级

  “是从血的教训里总结出来的”

  公交事故频发,已经引起地方高度重视。

  重庆市在11月4日提出,将从为车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制定出台驾驶员突发情况处置操作规范等多方面全面加强公共交通安全稳定工作。

  新余市公交公司则表示,要通过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乘客的文明乘车素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等措施,加强安全防护。

  北京公交集团介绍,为强化公交驾驶员的安全驾驶环境,自2010年以来,驾舱隔离门就纳入了北京公交集团购置新车的出厂标配。目前,具备驾舱隔离门车辆已占总运营车数的70%以上。

  “现在北京安装驾驶隔离室的公交车有三类,分别是无玻璃门、半玻璃门、全玻璃门。”北京市朝阳区红庙路口东118路车队书记马强告诉记者,安装无玻璃门驾驶隔离室和半玻璃门驾驶隔离室的车辆多为2009年批次的旧车,全玻璃门是2014年前后批次的新车。

  “虽然会有突发情况,但现在每辆公交车上都配备了安全员,可以协助司机维持车内安全秩序。”马强表示。

  据悉,为加强公交安全建设,北京市从2013年底开始在公交车上配备公交乘务管理员。目前,全市运营公交车辆实现乘务管理员“全覆盖”。此外,为确保公交车行驶途中遇有突发事件可快速报警,北京公交集团研发启用了公交车一键报警系统。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有12520辆车安装了这套系统,其中中心城区线路实现了基本覆盖,未来还将逐步增加。

  此外,南京公交集团也表示,下一步在加强驾驶员教育的同时,将尽快在过江公交线上加装驾驶室防护隔离门,预计到2019年覆盖所有公交车。西安市也督促公交总公司加强公交车辆安防措施,及时排查未物理隔离公交车驾驶室数量,尽快完善驾驶室封闭措施。长沙部分新型公交车增设了驾驶室隔离装置,保障司机开车免受干扰。

  “所有的安防措施都是从血的教训里总结出来的,比如公交车着火,于是有了灭火器和安全锤,并且把车窗全部改成了推拉式。”北京117路公交车队队长许女士指出。

  安装防护措施需科学论证

  “还应当关注乘客的行为规则”

  记者随访的几位乘客均表示,安装隔离门值得点赞,但最重要的还是市民的素质和心态,以及司机的职业素养。“关键是自律,不然即使装了防护栏,乘客在一旁大吵大闹,对司机也是一种干扰。”乘客王女士说。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向记者表示,安装安全隔离设施并非是较好的、值得推广的防护措施,这种想法过于简单,甚至会产生新问题。

  程世东指出,安装此设施后,司机如果突然昏厥或发生其他突发状况,会很难施救;如果发生重大险情,驾驶员该如何对乘客进行施救?灭火器就在驾驶员身边,如何做到快速灭火?驾驶员旁的车门本就是公交车上一个逃生通道,如果其他车门发生意外无法打开,也许驾驶员可以逃离,那乘客呢?很多城市的出租车为了保护司机师傅的安全,加装过相应护栏,但现在很多都在逐步取消。

  对于设置公交专职安全员,程世东也存疑虑。他认为,在许多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厢内拥挤不堪,若发生紧急事件,安全员能否快速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到事发位置,这是个问题。如果发生人为纵火等重大紧急事件,乘客需要迅速逃离,而安全员此时履行职责前往纵火点进行处置,或有可能影响乘客逃生,导致更多的伤亡。因此,在这方面也需要更为认真严谨的论证和科学的决策。

  “如果违法犯罪分子危及其他人安全需要驾驶人员处置,再如驾驶人员需要紧急救助但乘客无法进入隔离区,又会有人认为这些设施妨碍应急处置。”对此,张柱庭也有同感。

  张柱庭建议,要平衡这一矛盾,安装的隔离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两方面要求,使得安装合法化、合规化,同时还能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

  此外,北京四惠枢纽站负责人夏凯强烈建议,希望国家立法,就公交车司机群体出台具体的专项法律保护。

  对此,张柱庭认为:“对司机单独立法没有必要,应当是把这类问题看成是对公共交通安全保护加以全面保护的立法。”

  北京公交集团介绍,针对司乘人员在运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治安事件,目前公交方面总结制定了十八条“怎么办”,其中第四条就规定了司乘人员在遭到乘客辱骂或殴打情况下的做法:坚持打不还手、骂不还骂、得理让人、以理服人;遇乘客骂人,可以正面进行教育。

  如乘客打人,可将打人乘客带到车队解决,或报警听从民警指挥处置,并留下两名以上目击证人及联系方法。

  北京公交集团表示,这十八条“怎么办”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旨在帮助一线职工明晰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办法,今后还将立足运营服务质量的提升,全力保障公交出行安全。

  “针对当前这种现象,我认为最应该做的是学习国外经验:修改制定相应法律条款,对影响公交车司机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除了较高的罚款外,应该拘留甚至判刑。同时严格执法,抓几个典型案例,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程世东向记者表示。

  张柱庭还建议,全国人大应把刑法中的“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改为“暴力危及公共交通安全罪”,适用于民用航空、铁路、道路、水路运输的公共运输,当然可以把量刑按民用航空、铁路、道路、水路运输实行差别,但属性应当是相同的;可以保留目前“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和“造成严重后果”的量刑。

  在此期间,他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明确的司法解释,使公众对其行为的性质有清晰的认知,不敢犯罪,同时使司法机关减少处理这些案件的自由裁量权。

  此外,张柱庭呼吁加快《道路运输法》和《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立法进程。应当关注乘客的行为规则,改变“乘客永远有理”思维,明确乘客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不准采用暴力、语言威胁等方法保障驾驶安全。同时,应当把车厢属于公共空间的属性进行明确。

  11月9日,在记者发稿时,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全国公交企业新购公交应配备隔离设施 ,制定在用公交的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安装改造方案,明确安装时间节点、技术要求和保障措施,并加强对司机的安防培训。

公交暴力频发,各地安防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