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合肥包河“三化”促城区蝶变

■田守锋 丁 勤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10月15日   第 14 版)

  在环卫管理实践中,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从传统的“大扫把+小板车”低端模式起步,积极探索,创新推进“市场化、机械化、城乡一体化”管理,打造出了现代环卫管理样本,城区环境实现蝶变。

  市场化: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李荣付是包河区环卫中心六支督查队的队长之一,每天,他率队督查责任区域内市场化保洁公司的作业质量。发现问题后,他会详细记录并通知保洁公司整改,同时对该公司实施考核扣分,扣分情况直接同承包经费挂钩。

  包河区环卫中心主任朱守伦介绍,2009年3月起,该区将合肥交通主动脉之一的徽州大道清扫保洁任务对外发包。外包期间,清扫保洁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投入降低20%以上。

  机械化:高效安全成为常态

  “以前一场大扫下来,腰都能累断了。”张道兰是一名工龄已有16年的环卫工人。在她看来,一把扫帚扫遍大街小巷已成历史。“现在轻松多了,机动车道我们根本不用上,都是机械化作业,就连人行道上遇到难清理的油污,都有油污清洗车来协助我们。”

  以前马路中间的护栏需要人工擦洗,一名工人每天只能擦1公里左右,耗时费力不说,穿梭的车流也令工人们胆战心惊。现如今,这项高风险工作由机械替代。魏跃武是护栏清洗车驾驶员,他平均每天能清洗18公里长的护栏,清洗车所过之处,护栏焕然一新,效率是人工作业的近20倍。车上自带的警戒功能,当有车辆靠近时还会发出警报,保障作业安全。

  城乡一体化:打造都市后花园

  在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随处可见整齐摆放的标准化垃圾桶,桶体被保洁员擦拭一新,不时有村民将袋装的垃圾丢进桶内,压缩收集车辆每天会在固定时段来到村庄,将桶内的垃圾送往就近的转运站。这是包河区远郊街镇实施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的缩影。

  2010开始,包河区以大圩镇为试点,推行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模式,并逐步覆盖二环外烟墩、义城、淝河、骆岗等其他4个街镇。实施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后,村居环境面貌实现了质的提升。

  “乡村环卫管理不能是粗放式的,也需要精细化、制度化。”包河区城管委环管科科长吴琼介绍,推行环卫城乡一体化管理以来,该区二环外5个街镇各个村居都建立了保洁站,并按照常住人口300:1的比例足额配备保洁员。与此同时,该区量身打造了一套“组保洁、村居收集、街镇集中、区转运”的垃圾收运链条,确保乡村垃圾收得起来,运得出去。

延安新区:政企合作编织革命老区“新摇篮”
深入贯彻“放管服” 便民春风暖人心
合肥包河“三化”促城区蝶变
台州黄岩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智慧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