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10月01日 星期一

长岛为渔家乐做加减法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全亚军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10月01日   第 08 版)

  烟台长岛九丈崖景区经常有寻海的游人。

  游客扫码骑行共享电动车,漫游长岛。

  胶辽半岛、黄渤海交汇处,有一座别具一格的海岛,由151个岛屿组成,是进出渤海必经的“黄金水道”。它就是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

  长岛有“海上仙山”“避暑胜地”之称,是中国十大最美海岛。

  慢生活、慢旅行

  人们徜徉于慢行道上,一路都是风景,长山尾的壮丽、半月湾的柔美、九丈崖的险峻……走在长岛的海上木栈道,体验海岛独有的生态魅力。

  据介绍,海边栈道、彩虹慢道、山间慢道以及登山栈道和城市慢道,都是环岛慢行道的组成部分。

  “游客想走路,有木栈道、岩石栈桥、空中玻璃栈道;想骑行,有单人、双人、多人等各类自行车;想助力,有敞篷、复古、沙滩等各种专业电瓶车,满足安全、便捷、舒适慢行的高品质需求。”长岛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彩虹慢道上赫然醒目的黄、红、蓝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着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助力车道,如同一道美丽的彩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记者了解到,慢行系统除了集休闲观光于一体,具有慢行、生态、自助、体验的特点外,还能给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务体验。

  长岛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慢行服务系统的建设放大长岛的生态资源优势。该系统通过岸线拆迁、建设,打通了南、北长山岛全域环岛岸线,串联原来分割间断的20公里景区,整合为相互连通的60多公里一体化景区。

  在生态优势上“锦上添花”

  长岛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长岛开展了岛外“控进”、岛内“控牌”的车辆“双控”,重塑了游客进岛“一条龙”服务流程。

  今年年底前,长岛全面禁止外来旅游车辆进岛,岛内居民新购车辆暂停挂牌,禁止新上燃油机动车。与此同时,长岛一次性淘汰56辆燃油旅游公交车,购置50辆纯电动旅游公交车、80辆共享电动汽车、80辆旅游观光电瓶车,在山东率先实现了全域旅游公交车辆新能源替代。

  此外,长岛实施岸滩整治修复。目前,相关部门已拆除岸线育保苗场53万平方米,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330台,恢复自然岸线20多公里,将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高到74%。

  长岛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县国家公园创建可行性研究工作将于年底结束。

  当地居民对记者说:“我从小在长岛长大,亲身经历了海岛越变越美的过程。以前只是想打打渔,养家糊口。没想到,海岛现在要成一个大公园了,生活质量节节高。”

  据悉,长岛实施“山水林海岸城”系统修复,将于年内完成南北长山岛20万平方米裸露山体高次团粒客土喷播治理。同时,相关部门实施“海底森林”、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海洋修复工程,“美丽富庶、生态宜居”的海洋生态文明逐步实现。

  民俗渔家乐产业化

  长岛正在释放生态优势的红利。与此同时,长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游客吃在渔家、住在渔家、甚至还能与渔民共同出海打渔,这成为长岛的特色生态旅游项目。

  但是,岛上各档渔家乐近千家,同质化问题严重,有特色的很少,如何让自家的渔家乐“与众不同”?在渔家乐转型升级过程中,渔民孙长志便将目光瞄向了高端民宿型渔家乐。

  孙长志的渔家乐是一座面朝大海的三层渔家别墅——海铭居,门口旁竖着一个锈迹斑斑的船锚,旁边还有一个茅草屋。与附近绝大多数“住家式”渔家乐不同,这里充满着浓郁的渔俗文化。

  走进海铭居,记者看到每个房间的装饰都不同:打捞螃蟹的“迷魂阵”渔网做成了灯罩,挂在墙上的螃蟹壳,老船木制作的家具,充满质朴怀旧气息的大红花粗布。在海铭居渔家乐,这些老物件格外引人注意。孙长志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四处搜集而来。

  为了更好地宣传渔家文化,孙长志还特意召集岛上的老人,成立了渔家号子队伍,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岛文化。

  “咱就是渔民,游客到这儿来,主要是想看渔家特色,那我就应该把真正的渔俗文化传达给他们。”孙长志说,刚开始从事渔家乐的时候,他不太懂,也曾一度被带到了“沟里”,把渔家乐搞得像个家庭招待所。

  在孙长志看来,渔家乐正在向高端渔家民宿转型,这也是岛上渔家乐的一个发展方向。

长岛为渔家乐做加减法
新疆放归15匹普氏野马 种群进一步优化
最严环保治理应标配最强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