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傍晚,刚夜跑回来的北京白领郑丹收到一条微信消息,来自微信运动的公众号提醒,今日她共走3万余步,位于排行榜榜首。
这样的名次对于郑丹来说并不罕见,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家门口体育公园的开放,为她“坐稳”每日微信运动排行榜榜首提供了有利支撑。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席卷,像郑女士一样投身于运动中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健身场地供不应求问题浮出水面,关于“健身去哪儿”困惑日益增多。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1.66平方米
就在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和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发布《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其中提到,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超过195.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
不过,对于这个数据,多数受访民众直呼“远远不够”。
“我们是想健身,可我们去哪儿健身?健身房价格太贵,小区里健身器材要么坏了,要么被占用。”武汉市民刘先生无奈地表示。
记者查阅《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后了解到,居住区、小区级每千人体育设施用地为200到300平方米。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这个数据却被大打折扣。很多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多数健身区被占用为停车场,市民活动量远超健身区承载能力。
事实上,早在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保障,要在城市社区中建设“15分钟健身圈”。
虽然在《意见》颁布后,多地政府积极响应,并作出相应举措。但在采访中,还是有不少城市居民向记者表示,自己所居住的区域内,还不能达到标准。
“别说15分钟了,我家周围步行50分钟都找不到一个公共健身场所。”兰州市民徐女士笑称。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向记者分析称,健身运动的公共空间在思想观念上不受重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很容易被忽视挤压是造成居民不知“健身去哪儿”的首要原因;其次,健身设施与场所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地方周围根本不存在健身设施与场所;第三,大多数小区内并不配备健身设施,导致居民无法就近满足健身需求。
“变废为宝”场地重获生命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为了增加体育健身场所的有效供给,许多城市都选择利用“金边银角”,将其二次利用。
荒地变身运动场,垃圾场变身乒乓球长廊,无序的停车位变成棋苑……这样的做法已经司空见惯。
9月2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常营体育公园。体育场、网球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场依次整齐排列开来,红色塑胶健身步道蜿蜒穿梭于草木丛间,任阳光任意铺洒在上。
谁曾想到,如今生机勃勃的体育公园,不久前还只是一片荒地。
“当时这儿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树和几根电线杆,荒凉景象与一墙之隔的楼宇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起风时更是将沙尘席卷到旁边的住宅楼里。”谈起体育公园的前世今生,常营居民张先生很是感慨,“之前运动多数去健身房,但那里空间密闭,空气不好。现在健身终于有了好去处。初秋的夜晚在体育公园跑10公里,就能驱走‘心灵感冒’。”
无独有偶,和常营居民一样,天津市西青区碧水家园社区内的民众也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健身的便利。
60岁的退休职工吕乐华指着一片空场,喜形于色地说:“之前,这块场地拆违后一直荒废着,现在改为公共健身场地,我们跳广场舞终于有了好去处。”
全国体育标准化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海鹏表示,目前国家主要以扩大供给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全民健身广场、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全民健身路径等多种健身场所相继开发,此外利用城市的废旧厂房等也成为了国家扩大健身场地供给的方式。
盘活存量 多元化供给
每逢周末,太原理工大学的操场上就会聚集很多锻炼的人。
“学校里有专业操场和跑道,健身器材也比较集中。”太原市民郭女士表示,只要天气允许她就会来此锻炼,与车来人往的小区道路相比,学校更加安全。
根据艾瑞数据统计,我国40.5%的体育场馆集中在学校,数量高于乡村镇、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场公园等。
这意味着,盘活教育系统体育设施,调动更广大的社会资源,对缓解健身资源短缺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专家指出,可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制度和机制,保障开放工作有序、稳健运行,确保教学,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必须以确保正常教学为前提,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开放形式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管理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邱汝表示,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接下来还将建设一批智能健身房,以解决“健身难”问题。
据悉,今年深圳龙华区率先探索健康产业平台“健身猫”与当地政府合作,计划通过三期完成45000台共享运动器材的投放,打造群众家门口的“3分钟智慧健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