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收视率造假,苦了谁

■杜汶昊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9月24日   第 15 版)

  无论现在的娱乐方式多么缤纷多彩,看电视剧仍是很多人钟爱的娱乐休闲方式。但对于电视从业者来说,电视剧投放,堪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电视台等播放平台要顾及节目播出后的经济效益,电视剧发行机构、制片人也要着眼节目播出后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这就使得“收视率”,成为了一个牵动电视剧制作、投放等各个环节神经的词语。

  近日,导演郭靖宇在微博揭露影视行业存在买收视率造假的黑幕,他称自己新作《娘道》播出前曾被某卫视要求用7200万购买假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郭靖宇的发声,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亦加入“战场”,直言“此次民间想决一死战”。

  牵动各方神经的收视率,被称为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和广告交易的“通用货币”。收视率高,代表用户看某个台的时间就长,广告商投入的广告费就多。然而,如果收视率可以买卖,就意味着这种评估方法丧失了真实性,影响的是整个行业。媒体调查显示:当收视率可以造假时,一个“怪圈”就此形成:广告主投放广告时要求电视台保障收视率——电视台采购电视剧时要求制作方购买收视率——制作方因增加收视率购买成本反过来向电视台要高价——电视台则抬高广告价格。其中,无论是广告主,还是电视台、制作方,均成为收视率造假的受害者。

  收视率买卖不是简简单单的收视率造假,而是利益驱使下,漠视行业原则、漠视法律法规的不正当竞争,这对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长期假收视率的恶性循环,只会为电视行业带来泡沫般的假象,很多的热度话题、高收视率或许只是虚假的繁荣。从业者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很容易变得趋炎附势,追逐利益,电视节目的质量自然也难以保证,最终也会把广大观众拉入“受害者”的行列。

  长久以来,很多观众喜欢用收视率或者点击率来论一个节目的高低,但在假收视率横行的情况下,观众们很容易地就会被蒙蔽双眼,成为利益驱使下,博人眼球快餐产品的“附庸”,整个行业环境也只会越来越虚、越来越差。

  抗击收视率买卖现象、打击假收视率,关乎的不只是电视行业,更关乎我国电视剧未来的健康发展道路,以及广大观众干净、高质量的欣赏环境。使一潭浑水澄清,需要社会各界长时间地去滤清池内池外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希望这一次,可以开个好头。

承接古今的文化记忆
收视率造假,苦了谁
苏作之美
内蒙古自治区“爱我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