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山区版“江南水乡”霸屏 湖光山色吸引游客上百万

呼市昔日贫穷村华丽蜕变“网红村”

■中国城市报记者 宋 浩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9月24日   第 06 版)

  恼包村全景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很多市民的朋友圈,被一些美轮美奂的“江南水乡”美景霸屏了,水汽缭绕的湖光山色中,水榭楼台若隐若现,要不是视频中冒出的一句本地方言:“我现在在恼包村玩呢!”让人真不敢相信呼和浩特有这么漂亮的地方。

  恼包村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距市区18公里,属新城区保合少镇管辖。从清代康熙年间建村开始,山洪和暴雨就成了这里最大的威胁,一次又一次的洪涝,让这片土地沙土交融。恼包,曾一度是贫穷村的代名词。

  近年来,通过发展改善村子环境、发展文旅产业,恼包村正焕发出新的风采。据统计,今年恼包村共接待区内外游客将近200万人次,这个数字,也从侧面彰显了恼包村蜕变为“网红村”的显著成就。

  带头人掌舵 打牢致富基础

  2009年,保和少镇党委和恼包村村委出于发展需要,派人请回在呼和浩特商界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李恒彪,让其担任村里的领导职务。怀着对乡亲们的感恩之心,李恒彪毅然决定返回家乡,带领村民改变命运。

  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连吃水都成问题村民们都在为解决温饱看老天眼色的穷村。尽管恼包村地势低洼,然而这里却打不出深井,几百年来人们吃水只能靠一口露天敞口井。这种井收集到的只能是地表水,人畜共用,经常有小动物掉在里面淹死掉,卫生条件非常差。

  李恒彪把回归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定在了让老百姓吃上干净水,“我经过考察和协商,在村子北边8公里的别的村子租了一块地打了一口深井,又把这个村子闲置的两口深井租了下来,三口井共同成为了我们村的水源,让老百姓都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也让村子下一步的发展不再受制于水。”李恒彪说。

  接下来,村里用了近半个世纪的老旧线路得到改换,坑洼不平的村里道路得到了硬化,防洪堤坝也修了起来,恼包村的老百姓,逐渐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打造新村 文旅交融引人入胜

  村民生活安稳之后,如何促进恼包村发展,让村民们走上致富路,则成了李恒彪思考的问题。

  2013年,商业嗅觉异常敏锐的李恒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在村子南部建立新村的构想。

  经过村委会多重论证,参照大青山前坡生态建设的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新村按照未来旅游城的概念来进行整体设计,综合考量之后,最终决定在距离旧村西南方1.5公里处的新址来建设新村。

  如今,历经5年的建设,恼包旅游新村基本成型,已经对外开放的“江南水乡”园林景区,9栋中国明清古典建筑与7栋欧式古典主义建筑和谐共生,成功吸引了上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是今年成为“网红村”的主角。

  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灵魂,恼包村的干部们没有忘记三百多年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瑰宝,在新村的北边,有一处古香古色的中式大院,这里就是涵盖恼包村发展历史的文化大院,一件件珍贵的史料,将先辈们曾经奋斗的历史逐一展现,成为了景区之魂。

  产业规划 添彩美丽乡村

  新村主街上,200多户小吃商家都在忙活着自己的生意,老板基本上是本村村民。在一个烧烤摊前,摊主李小强告诉记者:“今年游客太多了,大家生意都非常好,像我的摊位也不大,碰上周末都能卖五六千块钱!”说起村里的发展,李小强骄傲地说:“没得说,政策好、领导好,我们这样的村上哪找去!”

  高明告诉记者,现在这些小吃摊是临时的,恼包村民俗小吃街已经基本建成,明年将正式招商营业。“招商政策会向村民优先倾斜,但标准不会降低,小吃街将吸纳全国美食,招商将参照舌尖上的中国类似的名单,争取让游客在这里吃到最全的中华名小吃。”高明说。

  旅游文化产业是恼包村未来既定的发展方向。在此目标下,一个占地700亩的颐和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在新村西侧建成,成为了市民游客体验休闲农业的最佳去处。

  而正在建设的敖包生态公园,拟建的恼包国际影视基地等项目,为恼包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恼包村将是一个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多种服务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经济体。”李恒彪说。

  提高收入 人人安居乐业

  乡村产业的崛起让恼包村大批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回乡发展。湖景公园边,52岁的刘小雷负责拉船和帮助游客上下船的工作。“像我这个年龄,在外打工只能当保安,每月拿到两三千块钱,现在消费高,算下来每月都剩不下多少钱!我现在虽说苦点,每月工资9000块,是我这辈子挣过的最高工资了。”刘小雷边说边开心地笑了。

  在村里的环卫站,记者见到了刚刚送完垃圾回来的刘长寿老人,64岁的他见到记者有点腼腆,但一问起村里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老爷子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过去跟现在简直没法比,谁能想到我们村能变得这么好,我现在这么大年纪了,村里让我干环卫,每月工资3000多元,我每月还能领1200多元的养老金,这好事那找去,太感谢村支部了!”

  “受益于产业发展红利,恼包村500多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人均年收入已经突破26000元大关。”李恒彪对记者表示,目前恼包村的整体建设已完成70%,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预计明年初可以全部到位,预计届时全年村集体各项可实现收入近亿元。

呼市昔日贫穷村华丽蜕变“网红村”
河北野三坡带动七十一个村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