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

痴心天涯三十载

■梁振君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8月06日   第 15 版)

  作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今年67岁的迟福林“身居天涯”却“纵论天下”,以“小机构”贡献“大智慧”,三十载如一日地关注着海南的变化,一直坚持海南改革发展研究。

  “三十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正在寻求更深层次突破时,邓小平同志把目光投向南海上的这座孤岛,他的一句‘海南岛和台湾面积差不多……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断言,改变了海南岛孤悬海外、封闭落后的宿命。三十多年过去,海南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但海南改革开放的文章还有很多地方有待破题。”迟福林认为。

  海南从不缺激情与梦想

  “离开北京远赴海南工作,我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完全是奔着事业来的。”迟福林回忆,直至今日,他一点都不后悔曾作出这样一个决定,因为“那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干劲十足、弥足珍贵的岁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30年前的海南,经济相对落后:人均分配水平只有全国分配水平的83%;85%的商品靠内地调进;17%左右的人口尚未温饱。人们的思想观念、政策、体制、社会环境等方面,离大特区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加上当时的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而且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步伐大大加快,海南奋起直追的压力可想而知。

  “30年前的海南岛一跃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但全岛最大最好的城市海口,却没有红绿灯、没有出租车、没有程控电话,电力还特别紧缺且持续多年,海口仍是半天便可以走完一遭的边陲小城。”迟福林说。

  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伴随着一次大发展。在那个思想大解放年代,许多闯海人裹挟着保守与开放、激情与迷茫的思想火花,一路向南。迟福林幸运地置身其中,共同在大特区见证并书写着传奇。那时候,意气风发的闯海人会因为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因为浪花拍打岩石而欢呼。

  彼时的海南岛,以大特区之“特”吸引着全国各地各类人才一路向南,心甘情愿将青春和芳华交付于这方热土。“十万人才过海峡”的背后,是特区磁力的彰显;“十万人才过海峡”的背后,是“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创业激情。

  “建省初期,海南特别缺电,在大热天,我和二十多个同事全部挤在四五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大家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工作,时常加班加点到凌晨两点。”迟福林回忆。

  在那段峥嵘岁月,迟福林最为满意的是干事的创业环境。“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早点把事办好。”他说。

  海南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好试验田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海南在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扮演着重要战略角色。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明确提出,海南“应该在开放方面先走一步”,“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新鲜经验”。

  “这是中央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着眼于新时代我国开放全局,着眼于统筹海南在全国大局中的定位,对海南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迟福林说,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具有国际化水准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供给与日益增长的中高端旅游服务型需求不相适应。为此,作为全国唯一省域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海南要抓住机遇,加快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扩大开放先走一步,既是过去30年海南发展的基本实践,也是海南未来30年发展的一条主线,由此形成海南改革发展的行动路线。

  “海南是岛屿型经济体,开放是海南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开放的步伐快、力度大,什么时候海南发展就快;反之亦然。”迟福林说。

  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

  26年的学者生涯,使迟福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海南乃至中国改革进程。在迟福林领衔下,中改院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院宗旨,以“建言中国改革”为己任,为国家和海南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南30年的改革发展成就既让迟福林感到振奋,同时也感到一些遗憾。

  “30年来,海南有一些事情没抓住机遇,没有办成,这里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主观因素使然。另外,作为一个岛屿型经济体,远离大陆,受区位和腹地等影响,一个同样的政策,放在北京或者上海,其政策效应会比在海南大得多。”迟福林说。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之际,迟福林一直在思考和总结一个问题:

  2017年,海南GDP总量是1987年的77.9倍;人均GDP为52.4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27.7倍。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海南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另一方面,迟福林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后经济发展尚未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所拉大而感到巨大压力,“这说明海南发展还大有潜力可挖,海南的改革开放还大有文章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迟福林说,重温习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亟待充分发扬特区精神。

  迟福林认为,作为岛屿型经济体,不在开放上下功夫,原有条条框框和束缚很难打破,海南也很难实现高质量发展。“只要符合中央精神和海南实际,就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充分发扬特区精神。在新时代,强调特区精神尤为可贵,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很重要。”

  “比如说,海南能不能宣布从2020年起禁止销售燃油车,政府机关要带头采购电动车,在全国率先培育壮大这一绿色产业体系;又比如,海南能不能率先宣布全面禁止在全省范围生产和销售所有剧毒、高毒农药,能不能允许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在海南开展试验……”迟福林说,海南完全有条件采取更大的举措,推动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并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假以时日,海南岛一定能够发展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名片。

  三十年如一日逐浪追梦,迟福林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常听到有人对我说,‘你没有走,观点也没有变’。我喜欢这个评价。从三十多岁到六十多岁,我把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海南。对海南的这份情与爱,将伴随我一生。”在这片痴心热土耕耘三十载的迟福林,早已视海南如家。(转自《海南日报》,有删减)

痴心天涯三十载
从带父上大学到带父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