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7月23日 星期一

开发APP、搞直播、办网店

博物馆何以青睐“互联网+”?

■中国城市报 乔飞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7月23日   第 16 版)

  近日,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在天猫的旗舰店正式开业,主售博物馆文创衍生品。该店经过微博大V的转发,短短几天成功吸引了7万粉丝。

  7月19日,记者打开“大英博物馆旗舰店”页面发现,在售商品仅剩12类,文创产品主要以胶带、手机壳、公交卡套、钥匙扣等衍生品为主。设计上除了融入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外,还融入了木乃伊、十二美人姿、神奈川冲浪里等多种IP元素。

  大英博物馆的商业负责人罗德里克·布坎南(Roderick Buchanan)曾表示,“尽管我们有250年的历史,但是在商业上却是落后的。”天猫旗舰店的开业,可以说是大英博物馆朝着“互联网+”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此举并不是大英博物馆首次尝试商业化。去年5月,记者就曾冒着高温酷暑排队参观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而在上海博物馆为期102天的展览中,观展人数达38.4万人次、最长排队时间6小时,创下了上博历年参观人数之最,被誉为去年沪上最红火的文化现象。展览期间,大英博物馆文创产品累计销售额达1700万元,是以往特展的5倍。

  而数周前,大英博物馆与天猫、阿里鱼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召开了一场发布会,并进行了网络直播。直播后的一周,博物馆线上访问量达1700万,而去年一整年大英博物馆的访问量仅为1200万。而后一个月,营业额达到了100万美金。

  曾经人们印象中的高大上的、闪着冰冷严肃光辉的文物,逐渐变得“接地气”起来。不仅是大英博物馆,世界闻名的法国卢浮宫推出的App,包括了古希腊雕塑和达芬奇、拉斐尔等大师作品在内的100件珍贵藏品,并有详细的背景介绍和位置标注,用户还能将文物信息通过社交网络加以分享。

  在“互联网+”模式下,博物馆信息消费模式已然转变。

  在我国,故宫博物院最早、也最为成功试水了“互联网+”。早在2013年,故宫就上线了首款App《胤禛美人图》,不到两周下载量超过20万,并与阿里和腾讯合作,推出游戏、表情包以及各类周边,并且在展品中加入了各种高科技。凭借传统文化的大IP,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后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等数十家博物馆也上线了官方店铺。

  根据故宫博物院文创部公开的最新数据,2017年故宫文创部线下收入近1亿元,线上淘宝网店收入近5000万,2017年文创产品总销售收入为1.4亿,较2016年增长26.7%。博物馆牵手“互联网+”,既有效传播了传统文化,也使博物馆的经费紧张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但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博物馆信息化基础薄弱,经费、人才方面仍然短缺,与真正的互联网化尚有距离。而且内容依然是核心,需要在通俗和庸俗、公益与商业之间寻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博物馆”模式的作用。

非遗成为“脱贫生产力”
现代舞蹈诗《红》江西首演
博物馆何以青睐“互联网+”?
北京力推实体书店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