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7月02日 星期一

何世良:青砖堆里走出大国工匠

■李建党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7月02日   第 15 版)

  何世良30多年如一日,潜心于传统砖木雕刻艺术并加以创新,成绩显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还先后获得番禺区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广东省及广州市劳动模范、广州市农村优秀民间文艺家、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巧手、广东省民间文艺杰出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砖雕大国工匠、“沙湾工匠”等众多荣誉称号,其个人事迹被编入“广东省档案·名人档案库”。

  勤奋好学求艺路

  何世良是土生土长的番禺沙湾人,生活在沙湾古镇一带,随处可见的祠堂和传统民居等岭南古建筑让他深受艺术的熏陶,他也因此从小喜欢美术。1984年,留耕堂启动修复工程,何世良一放学便跑去看师傅们做砖雕、木雕等修复工艺,师傅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给少年时代的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颗艺术的种子在他心中萌芽。

  初中毕业后,他进入本地一家红木厂当学徒,“刚好红木厂找学徒,我对木雕感兴趣,就进去学雕刻。”在当学徒期间,何世良能吃苦,爱钻研,上手很快,收入节节攀高,甚至比他父亲赚的还多。但在红木厂干了半年,他就辞职了,因为听说白云区一间很大的木雕厂招人学精细雕刻,在其他人不解的目光中,他离家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

  在木雕厂,何世良幸运地遇到了广式家具木雕工艺大师胡枝,并得到了他的悉心指点。在当学徒期间,为了学得更快,何世良白天学雕刻,晚上就偷偷地临摹胡枝的设计图纸,有时学画到凌晨一两点。临摹图纸是行规所不允许,胡枝发现后,并没有责怪何世良,反而觉得他十分有天分且很勤奋,并起了爱才之心。往后,胡枝就亲自教何世良画雕刻图纸。这段求学经历,为何世良日后技艺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也一直铭记着恩师胡枝的一句话——“艺术就是要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才能成为纯粹的工匠,而不是机械化的工人”。

  技惊四座创佳品

  由于技术精湛,不到23岁的何世良就被岭南木雕厂聘用为设计和管理,此外他还兼职帮人画图,并开始自己出来接木雕工程。上世纪90年代,岭南名园——沙湾宝墨园开始重建,何世良参与了木雕工程。当时,宝墨园的砖雕工程是由几位浙江的师傅负责,不过做出来后,缺少了岭南味,不是很令人满意。这时,何世良随意做的两幅砖雕作品引起了宝墨园的重视,通过衡量后,他们决定让何世良来承担巨型砖雕影壁《吐艳和鸣壁》的制作。

  《吐艳和鸣壁》是何世良承接的第一件大型砖雕艺术作品,当时砖雕技术濒临失传,何世良在木雕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到处找老房子,学习古建筑上的砖雕,恩师胡枝得知他在做砖雕时也给了他很多建议。在创作中,何世良每天都是加班加点,每晚都要忙到一两点。经过3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这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吐艳和鸣壁》长达22 .38米,高5.83米,厚1.08米,共雕有600多只鸟,100多种花草树木,该作品2002年一举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从现在来看,这幅作品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它无疑是我感情最深的一件作品。”

  《吐艳和鸣壁》的问世,让何世良迅速打响了知名度,不到30岁就创作出这样的惊世之作,何世良被誉为岭南民间工艺的奇才。几年后,何世良又在东莞粤晖园打造了砖雕作品《百蝠晖春》,作品高11.109米,长50.845米,宽5.371米,由160万块老青砖雕刻组成,打破了之前其《吐艳和鸣壁》保持的纪录,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中国最大的砖雕,并被列入吉尼斯大全。“这件作品工作量十分大,每天也是夜以继日,这是让我非常满意的一件作品,不过依然还可以改进。”这就是何世良,不满足于现状,不停止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脚步,才有了技艺上的不断进步,成就上的不断厚实。

  收徒传艺甘奉献

  何世良年少成名,与许多老艺术家相比,他正处于壮年。砖雕艺术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他先后获得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劳动模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传承人、岭南民间雕刻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作品《六国封相》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成就大,何世良并没有敝帚自珍,反而广收徒弟,传授技艺,将砖雕艺术发扬光大,他至今有100多个徒弟。他的弟子高平砖雕作品《群英会》获得了首届全国砖雕大赛传承金奖。“其实砖雕并没有外界传的那样难学,只要勤奋点,入门很快,要取得很高的成就,当然就要不断努力。”

  如今,全国上下都在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何世良认为,这是十分及时也非常必要。“现在工匠也很多,但是并不一定每一个工匠都具有工匠精神。”他认为的工匠精神,除了具有严谨、专注、坚持、勤奋等特质外,还要能影响他人。“现在很多传统的手工艺从事的人越来越少了,迫切需要一个领头人起到带头作用,影响一部分人,带动他们一同推动民间工艺向前发展。”(本文转载自《工人日报》)

袁隆平,年近九旬仍在追梦
何世良:青砖堆里走出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