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坐轮椅的朋友会因一个台阶而寸步难行,盲人朋友面对被占用的盲道茫然失措,失能老人因没有电梯常年无法享受户外阳光……无障碍环境,是关乎社会文明和谐、关乎每个家庭甚至每个公民的大事。
城市的无障碍设施,讲求的是实用、安全和人性化,贵在能让需求者无障碍使用,否则,就只是“聋子的耳朵”,成为一种摆设,甚至会“碍手碍脚”。
现实中,无障碍设施乱象已在全国范围内并不鲜见,其中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合理、被占用的现象十分常见,年久失修更是无障碍设施的一大“痛点”,这对本就出行不便的特殊群体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出行困难指数和危险系数直线上升。相比正常人,特殊群体的愿望往往很微小、很普通,顺利地走到超市、去一次银行、坐一次地铁……然而,如果无障碍设施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他们的出行就可能是艰难的冒险之旅。
如果大街上那些无障碍设施,从设计之初直至竣工验收,都请特殊群体参与,无障碍设施就不会只成为健全人“看”的道,而是特殊群体脚下放心“走”的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李迪华教授近日做客《一席》,演说的题目颇为吸引眼球:“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这个话题的中心思想,其实都是老生常谈。在城市繁华的街头和商圈,往来的大都是行色匆匆、步履轻快的男女,却鲜有坐着轮椅的老人和残疾人。爬楼机、无障碍厕所等其他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布局,亦没有充分考虑实际使用需求,以至于落入形同虚设的境地。城市里,那些“敌人”总在最不经意时出现,有时甚至让人寸步难行,而置身其间的我们,可能早已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了。
城市的温度,在于对人的关怀,在于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没有了这些,城市将无异于一个冰冷的钢铁森林,社会变得冷漠,又将如何实现和谐?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品质,往往折射于细枝末节,尤其是对待那些特殊需求群体的软硬件设计。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正是一个缩影。如果我们的城市中,盲道都“盲”的话,这无疑就堵住了城市良心。目无障碍设施确实能体现一个城市对盲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贴和关怀,但不能光顾“面子”,不顾“里子”,既然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就应力求让这些无障碍设施充分发挥作用,这其中应注入更多人性化服务。从路线设计,到合理布局,还应倾听特殊群体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无障碍设施绊住的不仅是残疾人,还可能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儿童或重伤病人。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无障碍方面做得较好,无非是较彻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在公交车上,尽量设置不同高度的扶手、不同功能的座椅;在人行道上,内嵌电子芯片,一旦有特定人群接近,可以触发提醒机制,进行规范性引导。保障特殊群体能自由出行、畅通出行、安全出行,在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的同时,需要政府加强这方面的管理,这也是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城市应按照高标准、高质量、便利化、精细化的要求,充分考虑儿童、孕妇、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生活、出行的需要,力争把无障碍细节做好做实,把人文关怀体现在精细中。在硬件建设方面,全方位执行无障碍理念,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城市公共环境、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设施、公共信息、公共服务,让残障人独立自由融合;在软件建设方面,通过面向全社会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织体验活动、征集意见和建议,加大宣传,形成强大的人文关怀,让无障碍文明理念和行为规范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