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5月07日 星期一

我国城市社区生活垃圾为何分类难?

■左佳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5月07日   第 02 版)

  做好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有效手段,不仅体现着执政者的民生情怀,还考验着执政者的管理智慧。早在2000年,我国北京、上海等8座城市已经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随后几年又陆续出台了若干针对城市垃圾分类的意见和方案。但不可否认,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垃圾分类为何频繁遭遇“政府热,市民冷”?为何好像总是在试点?为何难落实?在笔者看来,垃圾分类是城市文明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源头投放”是关键症结。

  首先,公众有意愿,但认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对垃圾分类有一定认识,但不确切了解。笔者在所在城市的几个中、高档社区开展了500份关于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的人赞同垃圾分类,但仅有38%的人“了解”并会分类,仅有20%的人会每天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同时,有调查者提出质疑:即使我把垃圾分好类,垃圾车一锅烩拉走了,又有何用?可见,居民虽然理念上支持环保,但实际参与度不高,分类正确率较低。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能带来的环境福利直观感受并不深刻,也没有对垃圾分类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和期待。

  其次,政府有推动,但激励不足。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办法,制定了确切的中远期目标,足见解决问题的决心和重视程度。然而,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源头投放,需要解决的是“习惯问题”,且不说现阶段“法不责众”难以处罚,就是对公民扔垃圾行为进行点对点监督也不现实。我们在纠正行为习惯的模式中,往往过度强调了“大棒政策”,却忽视了“胡萝卜政策”,强制有余而激励不足,第一步源头投放尚未走好,后续分类目标如何达到?

  第三,企业有参与,但热情不高。目前,企业参与垃圾分类主要集中在垃圾处理的中末期环节,比如焚烧、填埋、回收再利用等,在垃圾源头投放上几乎没有参与。其实,垃圾投放也有企业参与的广大空间并蕴含着财富商机。比如英国“回收口香糖行动”,有工厂专门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摆放了3个月的粉色垃圾桶,口香糖污染状况明显改善,节省清洁费用6000英镑(约合5.3万元人民币),而这些被回收的口香糖被工厂广泛用于制作鞋底和轮胎,可谓“双赢”。企业的源头缺位,导致垃圾投放环节缺少社会资金的注入和科技助力,白白浪费了资源和商机。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垃圾废物亦是资源宝藏。解决好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绝不是靠“两个桶+口号”能办到的,要“接地气、易落实、真分类”,关键是要变“随手扔”为“随手分”,要让居民“懂得、方便、愿意”。

  首先,要“懂得”,普及分类知识是重点。宣传应做到“简单、生动、有效”,要尽量渗透到每个环节、领域和群体。其次,要“方便”,垃圾袋是关键。建议由社区定期向居民发放不同颜色垃圾袋,如红色用于厨余垃圾,绿色用于可回收垃圾,黑色用于有毒有害垃圾。至于投放的成本,可考虑PPP模式。第三,要“愿意”,给市民更多实惠和鼓励。比如,厦门市海沧区天湖城小区为居民免费发放两卷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这些垃圾袋上都印有二维码,只要用专用的POS机扫一扫,就知道垃圾来自谁家。可将此法推广至社区集中回收可再利用的垃圾、居民可随机获取微信红包等。垃圾分类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一方面实现了垃圾溯源,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激励,让垃圾分类变成居民的自觉行动。(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

大力培育与发展城市品牌竞争力
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产业
我国城市社区生活垃圾为何分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