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4月30日 星期一

柿飘香 花椒美

特色产业谱写渑池“致富经”

■中国城市报记者 杜汶昊 通讯员 邓志伟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4月30日   第 11 版)

  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群众正在晾晒柿饼 邓志伟/摄

  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的群众正在采摘花椒。 邓志伟/摄

  古地有黾,聚水为池。

  渑池县,古称“黾池”,位于河南省西部,千百年风风雨雨在这里沉淀了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熠熠生辉的仰韶文化、余韵犹存的秦赵会见遗址,诉说着渑池跨越时光的风采。

  进入新时代,渑池县也在新的发展机遇中积极探路。

  近年来,渑池县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布局向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方向迈进,通过做优特色、做强品牌,走出一条具有渑池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牛心柿变身“摇钱树”

  “每到深秋时节,走进村子的每家每户,都能看到一个个金黄的牛心柿和一串串晾晒在房檐的柿饼,场面特别漂亮。”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张东堂自豪地说。

  段村乡四龙庙村处于渑池县北部深山区,历来有种植牛心柿的传统,加工制作的牛心柿饼,个头大、味道美,曾是清廷的贡品,牛心柿也被选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其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零星种植,规模小,群众的收入也不高。”张东堂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

  提到把牛心柿当做一个品牌来规模化发展的缘由,张东堂坦言,还是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2009年村“两委”换届时,张东堂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可就在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晚期膀胱癌。然而张东堂没有被病魔吓倒,“就想着帮村民都能富起来,用好牛心柿这个‘宝贝’。”为了早日为村民寻找一条致富路,他带领村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最终确定发展牛心柿产业。

  可对于张东堂的想法,许多村民并不“买账”。张东堂只好带头在自己地里栽上了5亩牛心柿树,然后他忍着癌细胞转移扩散带来的痛苦一户一户做工作,“有时突发心跳异常,就吃一粒随身带的速效救心丸,等心跳稳定了继续工作。”张东堂说。

  村民宋希刚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庄稼人,对张东堂提出的要在地里栽植牛心柿的做法,他竭力反对。张东堂便一次次上门做工作,不下10次的劝说及电话沟通,最终打动了宋希刚。现在老宋地里结出的牛心柿不等成熟,就被外来的客商订购一空。

  “现在好了,四龙庙村已种植牛心柿1000多亩,家家户户都有柿子树。”张东堂表示,在村民们的努力下、渑池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如今,牛心柿产业已经成为了四龙庙村的主要产业,年均创收60万元,也成为了渑池的一张名片。

  不少头脑灵活的村民还趁机做起了柿饼加工销售的生意,通过参与发展牛心柿相关产业,每户的收入都可以多赚两到三万元。“现在靠卖柿子、加工柿子的收益比以前高多了,村里面好多家都盖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村民张灵云兴奋地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四龙庙村因发展牛心柿种植成果显著,已被列入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牛心柿已成为该村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小花椒做成大产业

  走进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大路旁成排的花椒树正舒展枝丫,成为一道抢眼的风景。

  地处韶山脚下的不召寨村为省级贫困村,土地贫瘠,以前种小麦、玉米靠天吃饭,正常年景一亩地收入仅200多元,群众生活贫困。近几年通过发展花椒产业,该村逐步走出依靠花椒脱贫的路子,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原花椒第一村”。

  “当时为了找出路,发展特色产业,我们费了不少功夫。”不召寨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朝表示,为了闯出一条脱贫之路,自己和村干部一起到陕西韩城专门学习种植技术,又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等到村实地指导,并且实行选苗、技术、管护、销售统一管理,全村花椒很快取得大丰收。“现在我们花椒亩产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椒农户均增收5000多元。”

  把花椒发展成特色产业,也为村民们带来了不少实在收益。

  该村贫困户史虎周因为缺乏技术,平时只能打零工维持生计。如今在村里的帮助下,他种了13亩花椒,已挂果的花椒让史虎周年收入超过4万元。“有了花椒的稳定收入,再加上平时打工,我就顺利实现脱贫。”史虎周说。

  目前,该村95%的耕地都栽上了花椒树,每逢花椒收获季节,来自郑州以及山西、河北、四川等地的客商便会蜂拥而至,刚刚采摘的花椒不出村便被抢购一空,村民的腰包也随之而鼓了起来。

  该村花椒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周边乡村的群众开始种植,吸引了周边栾川、宜阳等地群众参观学习,带走了花椒技术,也带走了致富门路。

  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渑池县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加强资源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年初安排预算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建设资金配套,对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等,实行以奖代补。

  “发展牛心柿、花椒等特色产业就是我们振兴乡村的重要举措。”渑池县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渑池县重点确定了做大做强“双椒一药”(辣椒、花椒和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的发展思路,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

  目前,渑池县已初步建成了生态中药、无公害瓜菜、特色林果、禽产品等八大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建成了5个花椒专业示范村,打造豫西10万亩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依托6个辣椒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不断提升辣椒品质。

  “同时,我们还发挥天沣中药材种植基地、博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曰辉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功能,建成百亩片54个,千亩方6个,为渑池一村一品的推进奠定了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注入了动能。”渑池县农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特色产业谱写渑池“致富经”
宜宾:做强油樟品牌 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