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推动粤东农村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活力

■熊孟清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1月08日   第 23 版)

  农村地区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垃圾围村、污水漫流、空心村、农田荒芜、基础服务能力贫乏。农村地区发展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之间的矛盾远大于城市,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教育、医疗、就业等水平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水平,城乡分迹线仍然明显。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谓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如何激发粤东农村的振兴活力,改变农村面貌?笔者将着眼本区域,从农村环境、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方面谈几点认识。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治理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和政策四个维度,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优化供给,真正把环境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以环境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天人合一、德人合一。

  以广东普宁市为例。其东部是潮汕平原,工商业高度发达,形成纺织印染产业和中药产业等普宁的支柱产业,但环境污染严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恢复与保护压力;其西部是广大的南阳山区,山峦迭障,生态环境十分良好,但经济发展及生活方式也十分落后,面临发展与生活方式转型困难。由此可见,无论中东部还是西部都面临发展与生活方式转型压力。

  鉴此,中东部应以生态环境恢复为重点。坚持“系统治理、挂图作战、联合执法”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全面落实印染企业按量达标排放核查,关停散乱污企业,强化规模以上企业节能环保、限产减污、转型升级等工作,提升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公共交通体系和休闲娱乐水平,改变产业产品形态单一局面,在促进生态环境恢复的过程上改变居民生活方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西部则应以生态环境合理利用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与环境相宜的绿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改变农村传统产业产品形态单一局面,大力推动社区营造和全域旅游,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通过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增进东西部融合,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建设粤东大交通大社会

  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交通不便和家族主义两大瓶颈。地区之间及地区内部都存在交通阻碍。粤东因历史原因形成宗族聚落格局,以乡土依恋、家族优先和家族信任为标志的家族主义盛行,与建立广泛的社会共同体和市民社会相冲突。

  为打破交通不便和家族主义瓶颈,需要建设粤东大交通大社会。

  一要结合粤东城市分布、功能、发展情况及潮汕国际机场、普宁高铁站等实际情况,粤东大交通应形成以潮汕国际机场和普宁市为焦点的椭圆线路,联接普宁高铁站与潮汕机场二焦点,联接陆丰、惠来、汕头朝阳区、饶平、揭阳市等数个节点,打通焦点与椭圆环线的联系,打通椭圆环形与深圳、梅州等地区之间的联系,建设粤东大交通。二要积极扶持社会组织的建立健全,在土地确权基础上推进农村合作社式规模化农业生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家族优先,达至社会”传统观念向“融于社会,家族自治”转变,建设粤东大社会。

  立足乡村旅游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广东省揭阳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地理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特色产品资源和人口红利等,应以“旅游 +”为抓手,鼓励各区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统筹建设跨区县的旅游廊道,促进整个地区旅游业的联合发展,借此推动揭阳地区环境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普宁市可以生态人文为基础,打造盘龙湾景区、鮜溪景区等 5个景区和西部旅游廊道,促进全域游,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打造西部山区全域游线路,形成长约 50公里的西部山区旅游廊道,目前已有盘龙湾景区、船埔大坪景区、鮜溪景区3大景区,计划开发船埔滨水绿道、梅田古村落观光体验综合体和鮜溪休闲度假综合体等旅游综合体。

  二是打造东部平原地区全域游线路。东部地区是潮汕文化的昌繁地,是普宁商贸、工业、文化较发达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目前已有燎原景区和普宁古县城景区两大大景区,拥有民族英雄林则徐溘然长逝的文昌阁、见证普宁尊师重教的普宁学宫、气势恢宏的德安里、泥沟村等古村落和大小河流纵横交错的南溪水乡。

  普宁东部平原地区全域游线路正是依托东部人文资源和水乡资源组成,是健康旅游、研学旅游、古村落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潮汕文化体验、红色文化旅游等的好出处。泥沟村是广东省内唯一活着的古村落,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德安里是潮汕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巨型府第式古村落。

  当前,普宁急需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尤其要加快旅游标示系统、旅游驿站、森林民宿、自驾车营地、旅游停车场、公厕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鼓励鮜溪、泥沟村、德安里等古村落居民提供民宿服务,强化景区景点主题化、旅游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化,加强导游培训,加强普宁全域游及线路宣传等。同时,出台鼓励措施提升旅游人气,尽快把普宁建设成旅游目的地。

  以综合治理破解邻避效应

  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少不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营运。然而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大多存在邻避效应,尤其是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处理设施。

  破解邻避效应的重要途径,是促成建设营运企业与设施周边居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设施周边居民对污染物处理成果的获得感。但在建设营运具体的污染物处理项目时,存在简单解读“利益”及“利益共同体”现象。有的地方简单地把利益等同于经济补偿,把为设施所在地建设保健所、学校等公共设施当做是建设利益共同体;甚至还有的地方唯钱是举,误以为钱就能解决邻避问题,导致形成“少数人没钱便闹、一闹便给钱”的恶性循环,这都是解决的误区。

  普宁市以环境综合治理替代单一的污染物处理,融污染物处理与休闲景观建设、社区营造等于一体,是一条利益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子。普宁市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时,并不只考虑生活污水处理,而是综合考虑生活污水处理与水塘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改善、文化宣传、休闲设施建设及景观建设等,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成一个多位一体的“人工湿地公园”和社区活动中心,深受当地村民称赞。

  要建好社区活动中心,就必须做足综合和治理的工夫。要将与污染物处理相关的环保项目及涉及生活环境乃至经济发展环境的相关项目综合考虑,使之形成一个多功能融合的有机体。同时,此有机体应能够吸引与方便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参与,需要谋划好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在满足污染物处理的前提下,优化整体生态环境,创造丰富的人文空间,提供综合性公共服务,化“邻避”为“迎臂”,把邻避设施变成多方共赢的优质公共物品

  以乡贤联动加快环境经济社会融合

  视“乡贤联动”为推动农村环境、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从而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主要战略之一。要建立乡贤咨询会、联谊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建立家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乡贤基金,出台乡贤联动引导政策,激励、规范、指导、引导乡贤联动制度化。要强化社区文化营造,让乡贤看到祖先创业的艰辛与成就,感受到亲情乡情,为乡贤营造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要协助解决生产生活用地困难,为乡贤提供生活与发展的基础;要协助解决乡贤的医疗养老等困难,让医保、社保和各种城市福利“事随人转”,让其回到农村也能享受城市的等质待遇,让其安心还乡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主动解释党和国家的发展大略和方针政策,主动介绍本地发展情况,让乡贤知道可为与不可为,主动听取乡贤心声,尊重乡贤建议,建立乡贤建议落实情况的通报制度,同心同德,为家乡建设做贡献。(作者系广东省普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推动粤东农村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活力
环境保护税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