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文化类节目霸屏 如何“高而不冷”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2月25日   第 17 版)

  曾几何时,文化和综艺是不沾边的。一想到综艺,会想起真人秀,想到“流量明星”。直到今年年初,《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连续三档文化类节目收视火爆,也收获了好口碑。

  近日,随着央视新开播的《国家宝藏》和湖南卫视热播的《百心百匠》等节目在网络上口碑爆棚,荧屏文化类节目再掀热潮。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物质生活变得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强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本科办主任兼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管理处副处长周建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这样一种内需使得在文化方面有了更多的诉求,文化类节目自然变得火爆起来。”

  创新创意 文化类节目进入2.0时代

  提起文化类节目,观众其实并不陌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幸运52》《开心辞典》《百家讲坛》《一站到底》等文化类节目曾活跃在荧屏上。但是,往往同质化现象严重,一类节目爆红后,一批形式大同小异的节目蜂拥而至,不但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也让文化创作陷入困境。

  近年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公益、文化、原创”为发展方向的政策调控之下,这一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文化类节目在题材样式的拓展、文化内涵的挖掘、制作理念的创新等方面均实现突破,逐渐步入2.0时代。

  今年年初的《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火速点燃了“文化”激情,观众看到了文化类节目的显著进步。《见字如面》中,明星和历史的结合让文化节目大放异彩;《中国诗词大会》中,竞技+娱乐的方式让参赛者与观众真正开始“互动”;《朗读者》则通过一个个深情并茂的小故事带领观众走进“文化”背后;《诗书中华》突破一般益智文化类节目固有的比拼形式,以“诗入寻常百姓家”为核心思想,注重诗文在生活中的活学活用……

  这些节目的变化将“高冷”又颇为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以各种新潮时尚的表达方式以及年轻人能理解的影像语言,变得接地气,贴近人们生活,更加寓教于乐。

  以央视正在热播的《国家宝藏》为例,该节目集结九大国家重量级博物馆27件珍贵馆藏文物,无论从题材选择、节目模式还是内容表现等各方面,都选择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通过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高大上”的技术,让每一件文物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一经播出就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口碑刷屏了社交网站,“王凯”和“国家宝藏”都因此上了热搜。

  此外,嘉宾用小剧场的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也让人觉得新鲜有趣,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从事建筑行业的蔡先生就是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我这个理科生因为看这个节目,对上学时最头痛的科目——历史都有了兴趣,每期‘小剧场’都看得我热血沸腾,我都准备好元旦假期来个‘博物馆之旅’了”。蔡先生笑着对记者表示。

  在《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看来,当下社会对年轻人的审美是有一些偏见的,吸引年轻人的并不是傻白甜,他们也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于蕾指出,那种认为博物馆和文物略显沉闷的观点是大众的一种误解,从中折射出文物要活起来缺乏“好故事”的尴尬,其实只要能把故事讲好,曾经让普通老百姓以为沉闷的东西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相比起1.0时代的文化类节目,进入2.0时代,文化类节目显然更具亲和力,其冲破受众局限也成为了这批同类型节目中的最大突破。

  文化传承 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名单,入选的11档电视节目中就有7档是文化类节目和2档科学类节目。

  记者从广电总局了解到,今年7月实行的《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中提出,鼓励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倡导鼓励播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是值得传承的,文化类节目正是这种传承的载体,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引领广大观众,在全社会形成文化升温而不是娱乐过热,这是电视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周建新认为,“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有意思地传播,让观众有意思地接受,成为了各大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

  那么,文化类节目如何实现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业内一致认为,关键在于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再创造。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电视节目亦是如此。近期,热议度比较高的湖南卫视文化类节目《百心百匠》以明星探访民间匠人、深度体验的方式,来展示传统工艺。《百心百匠》制片人朱坤表示:“我们试图用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用最年轻的语态和最轻松的方式,让濒临消亡的中国手工艺及其传承者重获关注。节目中不会设定很多复杂的任务让明星完成,明星的作用是带领观众沉浸到某个具体的工艺里,将内在的文化担当转化为更轻松的外在形式。”

  此外,很多制作方抓住了新媒体碎片化、移动化、事件化、社交化的传播特征,将参演嘉宾的故事、语录、卡通形象等节目信息扩散到网络社群中去,放大其新闻价值,形成“文化现象”。比如,浙江卫视的《汉字风云会》制作了多个短视频节目“考你个字”,每条视频都有上千万次的点击转发;《喝彩中华》将“喝彩人”的才艺表现用视频形式推送到各大社交平台,很快就引起了网民的关注。

  “当下成功的文化类节目证明了‘综艺化’和‘文化性’可以共存,而‘有意思’和‘有意义’也并不矛盾。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厚重的传统文化之美能够走到大众中去,还能撬动市场对更多具有文化滋养和价值共鸣功能的优质节目的需求。”周建新如是说。

文化类节目霸屏 如何“高而不冷”
资讯
上海“文创50条”助力打造国际文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