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煤城淮北圆梦全国文明城市

■中国城市报记者 叶中华 通讯员 肖干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2月25日   第 01 版)

  11月14日,当安徽淮北以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跻身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喜讯公布,淮北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对于这座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夺得“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要比其他城市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意义非同寻常,价值弥足珍贵。

  这荣誉的背后,是淮北市22年的不懈努力。通过深入持久的文明创建,淮北文明之风深深融入全市人民的精神血脉,从此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抓创建促转型惠民生的发展之路。

  如今的淮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山清水秀,市民素质全面提升,群众福祉更加实在。

  由“煤城”向“美城”华丽转身

  回首创建之初的淮北,城市规模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一二三马路、半天走全城”,农村则呈现“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落后状况。

  22年的追梦之旅,是由“煤城”向“美城”的华丽转身,是探索转型崛起中的砥砺奋进,是民生推动文明、文明反哺民生的生动实践,更是淮北历届市委、市政府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提升幸福指数的“接力赛”“持久战”。

  创城路上,淮北市始终坚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这把“标尺”,时刻丈量城市每个文明细节、环节和关节,持之以恒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利益最相关的问题,从1995年至今,淮北每年都要确立一批为民创建实事工程。从老旧小区整治到棚户区改造,从打通“断头路”到重构城市路网,从黑臭水体治理到绿化亮化布局……城市品位稳步提升,群众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2015年,新一轮创城的攻坚之年。淮北上下“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高频开展“行走淮北”督查行动。

  2016年,新一轮创城的决战之年。淮北市针对创城短板,坚持文明创建项目化,实施文明创建项目144项,列出36项重点工作和10件为民创建实事,由市级领导牵头专项督办,建立四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出台“淮北文明18条”行为规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

  2017年,新一轮创城的决胜之年。淮北市在全国率先召开创城誓师大会,坚持以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为引领,打响了一场创城的人民大会战。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环保治理、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市出入口和村镇管理等八大整治行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个个创建项目的实施,一系列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补齐了短板、完善了长处。如今,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的实施,打造了淮北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为广大市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百姓幸福感不断攀升。

  生态环境魅力日益彰显

  近日,淮北市民王萍来到美丽的凤凰公园,心情特别舒畅。她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前,这里还是老旧的棚户区,杂乱不堪。如今,这里旧貌换新颜,成了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近年来,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同时,淮北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城市实现由“灰”向“绿”、由工矿型向山水生态型的转变,“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空间格局逐步显现。

  淮北市还大力弘扬“栽活一棵、不愁一坡”的顽强拼搏精神,全市20亩石质山全部披上绿装。2016年3月,淮北市成功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淮北市还积极推进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加快黑臭水体治理,建设城市水生态屏障,形成湖河相通、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城市环境,在城市中心形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

  2014年,淮北市在安徽省率先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创新推进治超、治污、治安、治税“四治”联动行动。2016年,淮北265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完成。配合加快推进的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切实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

  一幅“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壮美画卷正在淮北徐徐展开,一个更具实力、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的绿金淮北正在扬帆远航。

  “美城大爱”成为城市名片

  “我们不断创新机制,不断打造品牌,不断深化内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早已融入淮北人的精神血脉。”12月2日上午,安徽省文明委全会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文明委主任黄晓武作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代表作典型经验发言时介绍道。

  文明城市,既要外在美,更要内在美。

  淮北是一座孕育好人的城市,群众中流传着“人口不多好人多、面积不大贡献大”的顺口溜。多年来,当地将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公益化、群众化发展,营造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

  近年来,淮北市更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之魂,着力厚植道德沃土、传承优秀文化、加强礼仪熏陶、推进移风易俗。3200支志愿服务队、近20万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涌现出1.3万名各级各类身边好人,139位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好人淮北”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连续八年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皖北最稳定的城市、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局面进一步巩固,整个淮北大地爱心洋溢、亲情涌动。

  道德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好人文化”在无形之中不断筑牢“好人之城”的基石,也为淮北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无形的风采和亮色。如今,“美城大爱”已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淮北市上下不断深化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孝道文化、红色文化、好人文化,市民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煤城淮北圆梦全国文明城市
图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