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魔术之乡的魔术生意经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1月06日   第 09 版)

  早些年,在河南省宝丰县,只有两个人买得起桑塔纳,一个是煤矿矿长,另一个则是魔术团团长。

  岁月磨砺,斗转星移。当初的魔术团团长如今已是不惑之年,而身份也从走南闯北的魔术师,变为了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的党支部书记。

  10月31日,中国城市报记者在宝丰县见到这位昔日的魔术团团长时,他刚忙完村里的物流事宜。“我叫马豹子。名字不太好听。”自报家门的马支书,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是凭魔术起家的,如今最心心念念的还是将宝丰世代相传的绝活——魔术传承下去。”

  魔术特色作魂 塑造地域品牌

  传于春秋、兴于唐宋、繁衍于明清、昌盛于当今的魔术,是宝丰县长久以来的文化瑰宝之一。2006年9月,宝丰县被中国杂协命名为“中国魔术之乡”。

  在当地,玩魔术的人群可覆盖“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村口巷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魔术。

  1991年,年仅19岁的马豹子组建了一个魔术表演团队,最多时曾率200多名演艺人员玩魔术、闯九州,不仅活跃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个人也收获颇丰。

  “当时大米3角一斤,但魔术门票就卖到1元,后来5元、10元。”回忆起魔术表演的鼎盛时期,马豹子很是感慨,“那时的宝丰一下子涌现出1400多个演艺团体,5万多从业人员。老家的小楼,一幢一幢从村庄冒出来。”

  可时过境迁,电视媒体的兴起让街头魔术演艺一度沉寂。传统技艺渐渐养不活艺人,教徒弟都无人肯学。

  眼见着自己祖辈相传的手艺渐渐流失,马豹子有些“坐不住”了。2009年,在村民的期盼中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马豹子放弃演绎事业,担任了大黄村党支部书记。

  回到家乡的马豹子发现,传承手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时,有些演艺团生存无着,在外已开始迎合低俗,影响着声誉。他意识到,靠卖门票养活魔术团,恐怕是不行了。

  魔术是“变“出来的,时代变了,路子也得变。

  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豹子看到了村里的皮衣批发生意,不卖门票卖生活日用品的念头在他心态萌生。“只要有人气,什么都好办。”果然,如他所料,“免费”二字吸引来了大批量的群众。

  直接从厂家拿货,将产品送达门前。由于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因此演出团卖的货物比店里的还便宜。“请一台戏数千元,现在免费送到家门口,店面搬到眼跟前,咋能不欢迎?”马豹子回忆道。

  靠着这个路子,宝丰的魔术逐渐走出低靡。从一个团迅速扩展到几十个团,继而扩张到几百个团。

  2014年,宝丰全县购进5000多台面包车,直至脱销;2015年增长出现井喷,3.7万台车带动周边13万人;2016年底,22家出版机构同大黄庄签下2000多个品种。与此同时,12家物流公司入驻,江浙的床上用品,每年这里卖出7个多亿。

  不过,宝丰人最感激的,还是魔术。“传统的东西,不是大家不爱看了,是选择多了,其实它缺着呢,你得想办法走近它。”回过头来再看魔术这门手艺,马豹子仍然觉得,这是老祖先传下来的金元宝。

  完善区域产业 焕发文化活力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宝丰魔术也在不停求变。

  如今,宝丰已有自己的魔术文化产业园,中原魔术文化演艺馆、图书批发市场、小商品制作及批发销售、幻达仓储物流园在产业园在此融合共生。

  宝丰县民政局局长何四军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目前在大黄村小微企业园和文化产业园内的企业近300家,不仅村民人均年收入从6000余元增长到3万余元,年创经济收入15.6亿元,还辐射带动周边3.7万台面包车、2800台流动舞台车、全国各地13万人就业。

  而宝丰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我们要做到月月有大型表演、天天有演出开场。” 宝丰县民政局局长何四军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要继续发动宝丰县魔术演艺研究会、中原魔术文化演艺馆等平台,做好魔术演艺人才的培训、交流和引进力度,挖掘培植好大型魔术、小型魔术、高跷曲艺魔术、提猴杂耍魔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节目。

  值得期待的是,顶着“魔术之乡”的金字招牌,接下来,宝丰还将成立中原魔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挖掘魔术演艺资源,走文化产业公司化运营模式,开发“互联网+”演艺营销新市场,壮大魔术文化新业态,并将业务范围进一步延伸到生态观光和魔术文化娱乐旅游一体。

  “守住传统,就像守住一脉香火,应时而变,终成燎原之势。我们已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要继续从中汲取营养,持续焕发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宝丰县委书记张庆一如是表示。

魔术之乡的魔术生意经
诗词大会,唤起不曾失去的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