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株洲试运行全球首列智轨列车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孟航综合报道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0月30日   第 12 版)

  近日,由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制全球首列智轨列车(以下简称“智轨”)上路运行,这是继今年6月“智轨”全球首发后,湖南省株洲市与中车推进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在实际商业运用进程中的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株洲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向前又迈进一大步。

  据了解,“智轨”采用高铁柔性编组的模式,列车长达30多米,最大可容纳300至500人同时乘坐,预计明年元月正式投入运行,2020年实现自动驾驶。

  智轨列车无需铺设有形轨道

  智轨列车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的新型交通工具属于跨界之作。车辆采用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以车载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列车牵引、制动、转向的准确性,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此外,智轨列车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在试乘环节,乘客在车辆中感觉不到任何噪音,在行驶至拐弯处时,车辆弯曲的幅度甚至比公交车还小。据了解,智轨列车长达30多米,虽然是马路上的“巨无霸”,但它却是一个灵活的“胖子”。

  据了解,列车采用了多轴转向系统等设计方式,对虚拟轨迹进行智能跟踪控制,使整台列车转弯半径与普通公交车相当,且比普通公交车辆的通道宽度更小,这解决了超长车身带来的转弯难题。同时,智轨列车采用类似高铁的双车头设计,省却了掉头的麻烦。智轨与传统有轨电车相比,具有灵活可控、节能环保、运量大、造价低、适应性强等优势,这一切均建立在智轨强大的核心技术基础上。

  “现在交通的压力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江华称,在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过程中,轨道交通因为具有运量大、准时、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特点,一直得到城市交通建设者的青睐。

  冯江华表示,轨道交通具有多样性,一线城市主要以地铁建设为主,而在广大的二三线城,则更需要中运量的交通作为骨干。然而,中运量交通体系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和应用。

  中运量快捷二者兼顾尚存挑战

  今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30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152.8公里。其中,地铁3168.7公里,占76.3%;其他制式城轨交通(如,中运量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984.1公里,占23.7%。

  “道路承载了我们也束缚了我们,有轨列车建设由于周期长、成本高、灵活性差,束缚了我们对中运量轨道交通制式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智轨列车的总设计师,冯江华表示,“无轨”列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冯江华看来,智轨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基础设施投资小、城市适应性高、综合运力强等优势特点,作为一个新型的中运量交通系统产业,将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这样的设想似乎也正在成为一种现实。目前,已有多座城市开始对建设智能智轨交通系统进行评审。

  不过,也有人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

  “眼下,大家对于创新的热情很高,此次智轨的推出,是株洲原创性和创新性的体现。”株洲智轨示范线工程设计方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傅萃清表示,智轨给中运量轨道交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期待,但新事物的推出也会面临各方面的协调,未来究竟将哪一个城市作为示范、进行怎样的推广,还尚未可知。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的理解则是,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词是“中运量”和“快捷”,但这两者的结合也面临交通规则、居民素质、技术储备等方面的挑战。

  李中浩称,中运量一般是指单向高峰0.6万~1.5万人每小时运量,在这个技术上要做到“快捷”,车长的变化、站长的间隔、路权的专用或者优先均十分重要。各个城市在引入新型智轨交通运输模式时,面临市政府在供电、安全、公共交通、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的高位协调和管理创新。

株洲试运行全球首列智轨列车
汽车合资企业如何实现电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