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乐安:打好生态牌 念活“绿色经”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通讯员 程雅云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0月23日   第 24 版)

  图为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大通村

  图为位于乐安县境内的中国第一古樟林

  图为位于乐安县境内的中国第一古樟林

  绵延不断的森林、清澈明净的水域、绿树成荫的街道、清雅秀丽的城镇……徜徉在乐安,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之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徐徐展现。

  而这一切都源于,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江西省乐安县近年来一直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宗旨,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和实践,巧打“生态牌”,生态建设走在了江西省的前列。

  农民依靠生态赚到了钱,县里依靠生态发展了低碳产业,绿色的乐安正在依靠生态崛起。

  生态种养走上致富道路

  “生态种养让我富了起来,这多亏了政府的帮助。”乐安县招携镇养猪专业户董国安激动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乐安县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已全面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3家未配套建设治污设施的生猪养殖场的整改意见,搬迁或关闭禁养区内环保不达标的畜禽规模养殖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乐安县,像董国安这样依托生态致富的农户就有5万多家。下一步,乐安县还将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建成一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设施和示范项目。

  “我们紧紧抓住生态这一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构建起了绿色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资本优势,从而激发了全县绿色崛起的活力和生机,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乐安县县长吴宜文告诉记者。

  据吴宜文介绍,乐安县为做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首先从生产环节入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等高效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维护自然环境。

  除此之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乐安县还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发展“富民之绿”。近年来,该县努力打造出了谷岗乡火嵊村有机红米种植基地、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竹笋、荞头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一批代表性生态农业基地。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江西省乐安县工业园区的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只见高大宽敞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生产线前有条不紊地加工生产竹笋罐头。

  公司董事长袁传明兴奋地对记者说:“我这家公司主要加工生产竹笋、蘑菇、桔子、荞头等果蔬罐头,这些产品畅销欧美和东南亚地区。其中‘乐安竹笋’还被国家农业部指定为‘中欧互认’产品,我们已经是江西省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了。”

  生态旅游打造“四千”景区

  “这里的生态好、游客自然来得就多,我们的农家乐不愁没生意。”记者看到,“江西百景”之一的乐安县金竹瀑布群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金竹畲族乡青年蓝木生看准了景区餐饮业的发展前景,开了一家了农家乐,每月纯收入近万元。在乐安,像蓝木生一样办农家乐、挣生态钱的农户有60多户。

  “乐安县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千’景点。有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传统村落——‘千古第一村’流坑,具有黄果树瀑布之雄奇兼庐山瀑布之秀美的千尺飞瀑群——金竹瀑布群,号称江南绝顶三峰、江南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的千仞道仙山——大华山,以及素有中国第一古樟树林之称的千年古樟林——牛田古樟林。’” 吴宜文颇为自豪地说,“目前全县有国家4A级景区1处、3A级4处,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2家、3A级4家”。

  据记者了解,乐安县境内有山林面积27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78%。有专家称,乐安县的古樟林木材直接价值超过3亿元,旅游开发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面对这笔巨大财富,乐安县委书记彭银贵表示:“乐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我们要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为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添一抹‘乐安绿’!”

  接下来,乐安县计划推进大码头生态度假区、乐屿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万崇四季花海、罗陂金荷祥等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特色经营,打造一批集生态、休闲、养生、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从而进行流坑景区申报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工作。

  “在今后的旅游产业发展上,我们会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庞大的潜在客源和良好的发展氛围等为突破口,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彭银贵强调,乐安要坚持城乡建设与旅游相结合,大力推进以流坑古村为核心“四千”重点景区建设,完善旅游综合交通网络和旅游要素配套,把乐安建设成“生态旅游强县”。

  碳汇交易让生态获“钱景”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面对近年来碳汇交易试点、全面进行封山育林及将来的生态补偿政策的机遇,2013年10月,乐安县在国际VCS平台备案注册了中国首个VCS国际标准碳汇项目,碳汇项目面积多达11.6万亩,通过优化经营管理、减少采伐量、延长轮伐期等系列措施,产出二氧化碳减排量。

  其第一期(2006—2009年)碳减排量90545吨已于2014年4月30日签发,当年8月18日,乐安碳汇项目正式在广州碳排放交易所挂牌交易,开盘仅半小时,就完成了5笔交易,每吨的交易价格在60元左右,上海一家企业当天就签约“购碳”5000吨,为江西省迎来了林业碳汇市场的“开门红”。

  有关专家计算,在未来30年,乐安项目“卖碳”收益至少有1.56亿元。林场通过10%的收益分成,平均每年可获得数十万元的经济收益。

  “乐安项目属于国际认可森林碳汇项目,任何个人或企业均可以在公开的交易市场自愿购买。”北京盛达汇通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西抚州分公司总经理黄年龙向记者解释道,“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后,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江西将会开发更多的森林碳汇项目进入市场。”

  今年6月12日,江西银行、大新银行南昌分行先后以15元/吨的价格分别购买了2万吨、1千吨江西省乐安县VCS林业碳汇项目第一期减排量,这也是江西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第一单林业碳汇减排量项目。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信者乐安,如今生态的乐安正在保护“自然之绿”,发展“富民之绿”,“乐安绿”也将成为当地的靓丽名片。

乐安:打好生态牌 念活“绿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