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0月02日 星期一

东莞:打造广深科创走廊“通道城市”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0月02日   第 07 版)

  位于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之间,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近日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9月22日,广东省委常委会议原则通过《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强调发挥好深圳、广州龙头带动作用,沿广深轴线形成高度发达的创新经济带;广州、深圳、东莞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验地”

  一直以来,东莞都是家喻户晓的制造业大市。1978年时,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东莞一路腾飞,短时间内从一个农业县变为一个以国际加工、制造扬名的新兴城市。

  不过,到了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以外贸为主导经济模式的东莞受到重创。这一年,东莞企业订单下降,出现前所未有的倒闭潮。

  一时间,“东莞模式”“东莞制造”“东莞速度”等曾令人瞩目的标志性词汇,都成为当时的东莞前所未有的烦恼。

  逆境之下,东莞开始寻求转型和突破,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包括率先大规模推广“机器换人”、引入大量科研创新项目和人才等。

  趟着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东莞收获了一定的成效。数据显示,2013-2016年,东莞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先进制造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的税收分别增加了5.14亿元、123.70亿元和181.03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6.3%、18.0%和16.8%,均高于制造业税收14.1%的年均增速。

  不过,东莞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2017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该市新旧动能转换还处于胶着状态,传统路径依赖尚未根本转变。而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目标定位来看,东莞创新能力也仍存在短板。

  随后,东莞发布《关于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的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将突出成果转化,打破跨区域跨领域的制度障碍,推动重大科技平台和基础设施共享,以及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

  记者注意到,东莞“十大计划”亦不乏站位更高的布局,如针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鲲鹏计划”。其中,作为国家的大科学装置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便是重点。东莞计划借此建设“中子科学城”,打造“世界知名科研重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东莞在参与广深科创走廊建设上,早已蓄势待发。

  在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江看来,与广州、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龙头带动作用不同,东莞的功能和优势在于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验地”。

  三条创新带连接广深

  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上不乏国际创新型企业的身影,华为、腾讯、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都是其中一员。

  2016年,迫于高租金、高房价的压力,华为将其智能手机总部从深圳搬迁到东莞。一时间,当地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被迅速激活,形成华为、OPPO、vivo和金立等品牌集群。

  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莞智能手机产量达1.82亿台,同比增长30.8%,占全球出货量的1/4。

  同样酝酿逃跑的,还有世界500强中集集团。这个全球领先的物流和能源装备企业,计划在东莞投资四大项目,其中位于松山湖的中集智谷占地面积约530亩,总投资约60亿元。

  以上只是深圳企业向东莞布局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东莞早已将自身定位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腹地,并寻求强化相关机能。

  从地理位置来看,东莞提出要将全域打造成为北接广州、南联深圳,贯穿珠三角东岸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并聚焦市内三条主要南北交通干线,凝聚创新资源,对应建设广深高速创新带,打造一条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带;建设莞深高速创新带,打造一条知识型产业创新带;建设广深铁路创新带,打造一条现代制造业创新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地处广深一线城市之间,东莞在享受溢出效应的同时,也面临着虹吸效应的尴尬。

  如何把握科创走廊的建设机遇“左右逢源”,而非被“左右夹击”是东莞亟待解决的问题。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东莞是通道城市。城市只有在有竞争力的时候,优质的资源才会留在这座城市;如果优势不明显或者下降时,留下来的可能是糟粕,这是我们最不想见到的。东莞需要清醒的认识,继续努力,把握机遇去推动发展。

  林江分析,东莞作为制造业中心,地处广深的中间地带,可成为创新驱动的“实验地”。因为东莞既是民营企业的聚集地,又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像华为、大疆无人机的入驻,OPPO、vivo本土企业的崛起,集聚了相应的配套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供应链。

  “企业是一个个‘葡萄’,在产业集聚效应下,串联在一起,成为广深科技走廊主干的果实。”林江说道,“东莞是湾区其他城市接受科研成果的代表,有一定象征意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也认为,广州和深圳都属一线城市,有人才和技术,打造一个像硅谷的创新带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两市在产业上能不能打通。

东莞:打造广深科创走廊“通道城市”
广州佛山同城化 “十三五”规划发布
谁是规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