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办公楼、逼仄的办公室,很难让人联想到,这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基层检察院——办案数量居全疆之首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检察院。
今年年初,天山区检察院获评首届“守望正义——群众最满意基层检察院”,是西北地区唯一名列榜单的基层检察院。近日,记者走进天山区检察院,实地感受“阳光天山、检察为民”的天检精神。
天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戴长新说,天山区检察院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为民服务中心为实体依托,以电子检察工作为信息服务手段,加强民行检察,全方位、多角度、打造立体服务构架,让每一个诉讼参与人,在每一起诉讼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中感受到全心全意的阳光服务。
监督发力化解12年执行积案
8月16日一早,记者在天山区检察院碰到来赠送锦旗的王某。锦旗上写:手挚法律之剑,维护法律正义,准备送给天山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检察官闫珍。
原来,2005年,王某因与人发生借款纠纷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对方归还62万元欠款。判决生效后,王伟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在其没有收到任何执行款项的情况下,法院对此案作出执行完毕的决定。
王某经过十几年奔走,仍有剩余款项15万元一直未予执行。今年4月,王某来到天山区检察院申请监督。
天山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法院执行活动违法,遂发出检察建议,法院三个月内将此案恢复执行。在民行干警的多次催促下,法院承办人找到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促使二人签订了和解协议。
王某激动地说:“我跑了十几年的老大难问题,天山区检察院不到四个月就帮我解决了,太感谢检察官了。”
王某案件的执结,是近年来天山区检察院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天山区检察院检察长王新钢介绍,3年来,天山区检察院共受理各类民事行政申请监督案件180件,提请抗诉25件,不支持监督申请109件。开展对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刑事部分的执行监督,共涉案600余人、金额1亿余元。
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8月17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晨光社区电子检察工作站前看到,不时有居民驻足观看检察工作站滚动播放的检察信息。
2015年11月,天山区检察院首批10个社区电子检察工作站揭牌运行,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据了解,目前,社区电子检察工作站主要设置了10大功能模块,有汉语和维吾尔语两个版本。社区群众可以通过安装在社区的“电视”,获取功能模块中的所有信息,还可以利用手机扫描张贴在社区电视旁的二维码,进入电子检察工作站手机端页面,与天山区检察院各职能部门互动联系。
信访预约、检察长预约、律师预约、网上举报、法律法规库检索查询等服务均可在指尖上完成,电子检察工作站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电子检察院”。
晨光社区副主任张辉告诉记者,社区电子检察工作站的入驻给居民生活带来实惠,以前社区居民遇到一些矛盾纠纷,要通过打电话或者去律师事务所咨询,现在可以使用电子检察院查询相关法律信息并联系检察官。去年以来,晨光社区居民通过电子检察工作站,解决矛盾纠纷5起。
2016年9月,尚某与乌鲁木齐市阿娜尔演艺公司产生劳务纠纷。尚某多次催要无果,打算向法院起诉。后经人介绍,尚某通过电子检察工作站与天山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取得了联系。
天山区检察院检察官了解情况后,多次单独和双方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释法说理解决了双方间存在的问题。最终,尚某如愿拿到自己的劳务费。
为民服务中心高效便捷服务
急救箱、药箱、雨衣、老花镜、矿泉水……天山区检察院检察为民服务中心无处不在的便民服务小细节,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据了解,为了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尽量让办事群众在轻松环境中解决问题,2015年,天山区检察院在新疆首创为民服务中心,通过剥离整合检察工作中对外直接与群众发生工作联系的30多个环节,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让群众感受到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为民服务中心,记者见到刚刚办完查询业务的张先生,他告诉记者:“过去来检察院办事,不知道该找谁,现在和老百姓有关的业务都在为民服务中心,来了就能办,太方便了。”
据介绍,天山区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老城区,流动人口较多,提供服务具有业务语言种类多、业务量大的特点。因此,为民服务中心由年轻的汉、维吾尔、哈萨克族干警组成,完成了大量多语种案件的受理、移送,行贿档案查询、控告申诉接待、律师接待、民事行政当事人接待等工作。
为民服务中心副主任阿依波力·阿不力米提说:“中心设立后,案件查询量呈爆发式增长,增长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记者注意到,在为民服务中心,除了各业务窗口,还有一个特快专递窗口。
阿依波力·阿不力米提介绍说,为了方便当事人,从今年年初开始,天山区检察院开通“服务到家”邮寄服务,帮助办事群众将查询通知函邮寄回家,从而节约群众的办事时间。
此外,对于偏远地区的诉讼参与人,为民服务中心在与业务科室沟通后,还会与其主动联系,免去诉讼参与人千里奔波。(作者系人民日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