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往年一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牵动了整个社会的目光。不同于以往,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在今年尤为激烈。
从传统的人才高地穗深,到武汉、西安、长沙、成都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和以东莞、珠海等为代表的二三线城市,为网罗人才,纷纷打出招贤纳士、求贤若渴的招牌。今年以来,各市给出的人才争夺“新政”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人才之争 折射转型发展之需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向纵深发展,产业梯度转移逐渐加快,制造业和加工业进一步从沿海转向内地,加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成为如今的主流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一季度“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用工需求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1%和74%,均大幅高于一线城市24%的增幅。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忠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人才的引进与城市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队伍。人才引进可以升级本地产业,产业一旦形成规模,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795万人,比去年增加30万人。静待加速发展的二线城市相机而动。
5月,西安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6月,武汉喊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口号,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7月,成都开始大力实施“蓉漂”计划……除了不惜重金给予生活补贴和创业资金支持,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通过宽松的落户政策引人才入市 。
而参与这场无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不仅仅是“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除京沪在严控人口流入外,广州和深圳还继续保持着开放姿态。
城市从拼产业、拼招商迈入拼人才阶段,凸显出的是时代背景。
在赵忠看来,“北上广深不会有人才流失的担忧,但由于一线城市人才饱和度高,人才在二三线城市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展崛起 北上广情结松动
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麦可思提供给中国城市报记者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为28%,3年后此群体中23%的人“逃离”了北上广深。
已在北京某国企工作两年的小张向中国城市报记者坦言,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就来北京发展,但目前已向公司递交了辞呈,接下来打算去成都发展。
在快速增长的就业机会和相对低成本的栖身空间方面,“新一线城市”更多地展现出对大学生就业包容的一面。其中,成都颇为亮眼。
青城山脚、玉林酒馆,有着巴适生活环境的成都,如今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万亿级的经济基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国家使命、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新机场建设……众多机遇齐聚,也为人才发展带来无限期冀。
“现在成都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前景广阔”,虽然手握北京户口,但首都高额的房价让小张却步。他表示,“去成都生活,对我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在国家新一轮开放战略中,武汉、西安、南京等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也都有了明显提升,“吸才”能力也随之提高。
赵忠指出:“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与稀缺是一个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一方面,许多二线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存在住房成本高、竞争压力大、人才饱和度高等问题。在此条件下,一部分大学生会理性选择去二线城市。”
留人有道 软环境同样重要
再过两个月,小李就将踏出校门,从英国利物浦大学学成归来。问及回国后的就业地选择,小李毫不犹豫的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更倾向于一线城市。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而2017年应届毕业生签约在一线城市的比例为33.5%,“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基本持平,为33.1%,而二线城市签约比例仅为19.0%。
“成都虽然离老家较近,但一线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公共服务水平也比较高。”小李表示。
以往,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在于土地、税收等要素之争,如今趋势已经转变为涵盖公共配套、人才科技、政务服务各领域的生态之争。人才之争,更多反映出的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比拼。
对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期望签约率和实际签约率,虽然“新一线城市”就业期望最高,但考虑到实际就业和发展机会,一线城市仍然是很多毕业生的最终选择。而对那些先是逃离北上广,后又逃回北上广的人来说,一线城市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自我
价值实现的舞台。
对此,赵忠表示:“软环境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二三线城市把人才吸引过来后,还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给予其施展才华的帮助和空间。”
人才始终是流动的,哪个城市真正适合留下来,看得并不是当前给了多少优惠政策,而是由内而外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在多数人看来,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