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6月26日 星期一

传承书法扬文化 挥毫泼墨叙人生

■吴超 静远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6月26日   第 17 版)

  图为张洁明书法作品

  在农村出生的张洁明,自幼与习书练字结缘,少年时就立下了成为书法家的志向。从临帖开始,他习书的脚步从未停下,先后师从于刘兆麟、王伟平、刘一闻、陈振濂诸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张明洁已在书法这条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淡泊明志 墨香技湛

  儿时的张洁明对写写画画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父亲简陋的小书房,一边听着收音机里单田芳的评书,一边信笔涂鸦是他幼年最快乐的事。 

  读初中时一次松江春游,在一家药店看到松江刘兆麟先生的书法吸引了他,并暗自决定,将来一定要考到松江的学校,以便找到这位书法家拜师学艺。

  在张洁明眼里,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神灵。“人活着就应该有梦想,有追求,就要和自己挑战。”秉承着这句人生信条,张洁明一路奋进,三年后他如愿考入松江卫校,又幸运投到刘兆麟先生门下。

  “我生在农村,家里并不富裕。父亲在乡镇城建办上班,他特别爱看书写字,这些爱好和习惯至今影响着我。”据张洁明透露,幼时虽然家里生活拮据,但父母发现了他的特长,自此省吃俭用以总能满足学艺的任何要求。几十年来,父母始终是张洁明坚强的后盾。

  当年,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在金山一家乡镇医院做放射科医生的张洁明也越来越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困扰:艺术之路越走越远,现实生活却日渐捉襟见肘。

  2004年,张洁明决定下海经商,开出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张洁明坦言,之所以选择经营广告公司其实也和书法有关,希望创立一份自己的事业,同时这份事业对练习书法有所裨益。

  “广告和画廊的经营产品都包括了字画,接触的生意伙伴也都对书法有很浓厚的兴趣或本身有一定的造诣,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公司稳定运作后,我的时间支配比较自由,练习书法的时间自然就多了,这种自由在经济上也有所体现,我有了更多的资金购买喜欢的书画集,更好的笔墨纸砚。”张洁明说。

  经商给了张洁明一个接触社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张洁明体悟到,艺术与商业之间确有理不清的纠葛关系,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作为一个艺术家,其难度在于如何取舍,其技巧在于如何平衡。每个领域都有它的巅峰,有它成功的荣耀。但关键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明白自己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艺术之路。

  习书30余载,经商10余年,张洁明渐渐在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里发现了自己的“哲学”:“我认为一个艺术家如果闭门造车,无论技术多强,他的艺术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更多的接触社会,更多的观察各个层面的人,其艺术内涵才会更丰富,艺术表达也才能更引发共鸣。”

  如今的他,除了商人身份,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

  宁静致远 苦艺自然

  作书之难,难在情技并臻,情茂而技短则荒率,技显而情枯则干涩。法备而情至,故能下笔成章。

  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历经历代书法家几千年的研习、传承、揣摩和演化,早已是名家云集,各具风貌。书法技艺,包括其体势结构、笔墨、章法等,经过长久的历史积累和沉淀,有自己的一套传统法则与规范。

  凭着一股恒心和韧劲,张洁明的书法水平得到很大进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开始在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奖,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同年拿到了“金山岭长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的最高奖,2015年获奖作品《曾国藩信札》于2015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飘逸风流,清新可人,这是观张洁明书法作品后给人的印象。张洁明执著于书法事业,专注于晋唐诸家,去俗就雅,书法以行楷书见长,传统功力扎实,书风典雅清秀。

  字里行间或傍依东坡之形,或假借米颠之状,或舞黄山谷之长枪大戟而抒己之意气。用笔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仪态万方;结字重心上移下蹲、左顾右盼,各成姿态。

  对于张洁明来说,书法已经成为他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在不断的实践中,张洁明领悟到,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种情感的表达,更应该是是传载人的思想、感情和趣味的工具,是富有生命力、极具表达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实体的存在。它的魅力所在就是那种自由的状态,那种飘逸豪迈的境界,它的书写内容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表达。

  事实上,很多研习书法的人都清楚,要想书法艺术有大的成就必须有创新。尊重传统,敢于创新,这一直以来都是张洁明所倡导的创作理念。

  身处现代生活之中的他,力图借助文学经典、音乐节律、舞蹈神韵、雕塑造型等艺术,通过分析、研究书法史学、书法哲学、书法美学,寻求规律和表现形式。

  真正的书法文化践行者,理当追求书法文化温润的内涵,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着艺术家的人生阅历、心灵感悟、天分智慧。

  “书法创作,就是要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以一种敬畏前贤与敬畏经典的虔诚,去触摸和感悟书法艺术的真谛。”张洁明说,书法的创作中,不能脱离中华文化的根脉和书法艺术的经典,而是要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融入自身的艺术理解和情感体验,才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当然,植根传统,敬畏经典,并非迷信传统,克隆经典。相反,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创新的灵感和能力。

  张洁明豁达磊落,热爱生活,时常吟诗歌赋,赞美自然;他精进厚德,挚爱书法,每每临池不辍,体悟人生。他以深厚、现实、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做支撑,汲取、提炼生活和艺术的共同属性作为其书法创作的生命源泉,使其书法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多年来,张洁明不仅默默地潜心于书法创作,而且组织和参与了许多重大的书画展览和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为书画的普及和提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种人格和艺德,进一步涵养了他的笔墨,使其创作步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张洁明看来,学习书法就要走近传统文化,除了临摹经典字帖外,还要通过品读国学著作来提升修养,同时也要读些中国历史和艺术方面的文章。学习书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日积月累才能有所进步,不可急功近利,学习是毕生的一门功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为书法家,张洁明始终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复兴。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将会尽我最大努力去做。”张洁明说。

传承书法扬文化 挥毫泼墨叙人生
中国首家戈壁红驼艺术馆建成开放
重塑城市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