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划蓝图到各项规划的落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正呼之欲出。
6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国经中心”)举办第96期“经济每月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研究成果。
课题组组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地区司原巡视员陈宣庆表示,大湾区应定位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世界著名优质生活圈、全球最具活力经济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建设大湾区具备七大发展基础
什么是湾区?相关资料显示,从地理概念上看,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国际上,湾区一般指的是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此前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湾区经济是一种外向型经济,我们国家正在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需要在一些比较成熟的区域加快整合,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毋容置疑,粤港澳地区是最为适合的。
2016年6月,广东省委托国经中心进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将大湾区的规划范围设定为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规划涉及到的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平台、重要经贸合作等自然延伸、辐射到泛珠三角等其他区域。
业内人士分析,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应该说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相较于过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的区域合作将从过去三十多年前店后厂的经贸格局,升级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最重要的示范区;从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这就要求未来区域之间要素要自由流动,资源要高效配置。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作为向全国人民承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份研究成果为正在研制中的规划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课题组总负责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称,粤港澳建设大湾区具备七大发展基础:区位优势明显;港澳与内地形成差异化发展态势;经济发达活跃;开放型经济特征明显;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特征;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粤港澳区域合作进入深化升级阶段。
五项问题亟待解决
不过,当前大湾区建设也面临待突破的问题。
范恒山概括为五个方面:首先,经济结构相似度较高,存在着同质竞争。珠三角的各个城市间许多产业雷同,金融、航运、制造等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和不良竞争。
其次,重要公共领域衔接不畅,存在着市场分割。由于特定的制度设计、以及各自利益的牵制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要素流动、设施连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基本公共服务互联互结等方面存在障碍。
第三,创新要素分散,存在着各自为战。创新人群虽然众多,创新要素虽然优良,但单位集聚度较低,协力合作攻坚不够。
第四,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存在成本攀升制约。土地紧张、生态环境压力较大、人力资源成本和资金物流成本不断攀升,影响着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一体发展、互利共盈的意识还没有在这一地区的各个区域持续的树立起来,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较大差异。”范恒山称。
为了实现目标定位,课题组建议,国家层面要赋予大湾区发展特有的政策。陈宣庆称,基于“一国两制”的特点,建议中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京津冀推进发展的思路和格局来加强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规划的实施和政策的推进。
除了国家层面的协调保障机制,课题组还在打破市场壁垒推动要素有序流动、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发展、完善人员流动便利化机制、支持行政区划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合作资金保障机制等方面分别研究了一些政策。
此外,在建立合作资金保障机制方面,课题组建议成立大湾区合作发展基金,支持丝路基金、亚洲基础投资银行等国家金融机构在大湾区设立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