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为国家指明了发展方向。建设一流法治文明城市需要法律知识的普及、法治思维的深入。城市的发展需要法治保障,从长远来看,人治不如法治,法治让城市更文明。
现代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的统一发展,更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法治思维的运用。真正做到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完善制度机制是保障。制定完善各项基本学法制度,以保障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继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纳入效能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继续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创建考核。
强化法治宣传是手段。要突出全面法治宣传教育,致力培育公民法治精神。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流动人口、妇女儿童等各类重点人员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增强领导干部法治信仰,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率先垂范作用,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加强思维转化是本质。道德至高无上,需要文明自觉,那么法治就是基本的红线,我们的自由式在法律范围的自由。近年来,救助人反被诬告的事件时有发生,伤害了道德精神的弘扬。因此,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栓心留人。城市提升法治水准,才能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实践是落实法治的根本。法治思维重在培养,更要注重实践。建设法治城市是一项全面、系统的任务,我们任重道远。通过宣传教育,让国民真正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让法治思维入心、入脑、入行。 (西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