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一带一路”离不开绿色经济

■中国城市报记者 乔妙妙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6月12日   第 12 版)

  湖南南县在稻田里实现养虾和一季稻轮作,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李尕/摄

  6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无论其他国家立场如何变化,我国将加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认真履行《巴黎协定》。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声称该协定给美国带来严苛的财政及经济负担。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有节能减排的义务。更重要的是,我国在环保方面自身有强大的动力。从大气污染防治的角度,加大减排力度是必由之路。”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中国、欧盟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据悉,中国与欧盟将发布联合对抗气候变化的合作声明。这意味着,欧盟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气候合作,愿意继续与中国分享欧洲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推动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近年来欧洲持续受到经济债务危机的困扰,但民众依旧支持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并认为这种努力能带来许多附加收益,特别是帮助欧洲实现更明智、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据透露,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将向中国提供1000万欧元,以支持今年推出的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此举将加深全球两大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合作力度。

  此外,中国和欧盟将在电动汽车的使用、能效标识和科学研究方面进行绿色创新合作。两国还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双方“决心开创进取”,采取措施“引导能源转型”,推动全球迈向低碳经济。

  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全球环境治理的大趋势。而在诸多欧盟国家,施政纲领多涉及环保内容。如果无法推进环保事业,欧盟各国政府管理都会面临巨大压力。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环境保护有利,对世界气候环境改善有益,所以我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巴黎协定》。”马军对记者说。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尽管如此,国际社会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与趋势与日俱增。2015年9月,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今后15年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至少有9个目标与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

  绿色“一带一路”搭建合作的桥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是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巴黎协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举措与“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一脉相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人口密度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以上,环境压力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环境管理也较为薄弱,承担着较大的生态压力。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有明确的环保战略和目标,一些国家的环境标准甚至高于我国。据了解,俄罗斯的饮用水标准高于我国,检测指标更多。东南亚国家水体重金属标准也严于我国。

  马军对记者表示,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企业不遵守当地环保标准,项目推进就容易受到影响,甚至停滞。

  十年前开始,柬埔寨大量成衣制造企业蓬勃兴起,随之将大量污染物排放到废水中。然而,当地水质色度深,并随季节、经济形势变化大。我国环保企业没有深入了解这一特点,就在应对上出了问题。

  “如果企业对当地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深入,不仅达不到经济效益的目的,对国家形象也会产生损害。”马军建议,在国外的“一带一路”项目,要提升低碳环保技术水平,生态保护力度加大,而且比国内做得更好,并以此促进国内环保水平的升级换代。

  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绿色建设一直占据首要地位。今年5月,环保部、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描绘了绿色丝绸之路的建设蓝图。

  未来三至五年时间里,我国将建成务实高效的生态环保合作交流体系、支撑与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合作基础,制定落实一系列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政策和措施,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资讯
“一带一路”离不开绿色经济
绿色供应链成企业发展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