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架起政府与公众环保的桥梁

首届“守护河道一公里”公益活动全面启动

■中国城市报记者 乔妙妙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5月22日   第 16 版)

  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张永红介绍守护河道图 魏小亮/摄

  开栏语

  日前,环保部确定2017年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明确各地区、各单位在举办环境日宣传活动时围绕和突出这一主题,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环保的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突出科普宣传,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策划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的确立也反应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中国城市报自本期起开设“环保组织话环保”专栏,传递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声音,同时展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新动向。

  

  日前,首届 “守护河道一公里”公益活动在全国启动。中华环保联合会与北京朝阳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以及环保志愿者一道在北京东三环亮马河畔共同举办河道守护活动。

  在当天,天津、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北、河南、辽宁、浙江、湖北、内蒙古等地环保组织也积极响应该活动。

  “类似‘守护河道一公里’的活动,很多环保组织一直在做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河水治理效果明显,但是点多面广没有形成聚合力。国家也鼓励公众来参与。”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张永红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把环保组织的力量整合起来与国家的要求相契合,中华环保联合会作为民间环保组织,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发挥政府和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

  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公益部部长王雨竹介绍,以后每年的5月6日都将举办“守护河道一公里”公益活动,将这一天作为民间的河道守护日。

  让环保工作接地气

  参与“守护河道一公里”公益活动现场组织动员五万人次,覆盖全国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参与的环保组织和企业达125家。

  活动启动当天,各地环保组织分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开展活动。王雨竹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发挥大联合的优势,搭建协作的平台,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声势来宣传河道保护,希望用环保组织的行动动员更多人参与进来。

  今年3月,中华环保联合会举办“益起说,益起做,环保组织议吉宁部长两会说”的活动,有25家社会组织参与。通过动员环保组织,将国家环保政策向公众进行普及。

  张永红表示,环境问题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短板,政府也高度重视环境问题。自2005年,中华环保联合会每年举办环境发展论坛,将水环境作为重点单元进行讨论,从政策层面对环境进行解读,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中华环保联合会与企业合作,组织向学校捐赠净水器等公益活动。这样的活动虽然接地气,但影响力有限。“守护河道一公里”公益活动可以将影响力和接地气有机地结合起来。

  活动当天,各地环保组织以巡护、清理河道,公益讲座、科普宣传,河道水质检测、污染监督,相关环境法律服务,河道保护短片录制等方式参与河道守护。

  与此同时,中华环保联合会与其他环保组织发起“守护河道一公里”的网络话题,向广大网民宣传水环境保护和水情知识,让公众了解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解决。

  全国首发河道守护图

  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北京发布全国河道守护图,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河道守护图。该图收集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参与河道守护的环保社会组织的相关信息。

  “这是一个初步的民间河道守护图,希望通过守护河道活动的推进,每一条河流有我们的协作组织在守护。如果公众发现哪条河出现污染,就可联系河段的守护者。”王雨竹说,守护者可联系政府有关部门,以达成公众环境问题诉求,并起到监督的作用。如果说河长是政府的河长,那么河道守护者就是民间的河长。据悉,河道守护图还将收录更多组织和机构的信息。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十条,“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这意味着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政府治理环境的有益补充。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优良水质断面增多,劣Ⅴ类水质断面略有下降。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67.8%,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为8.6%,同比减少1.1个百分点。但水质改善不平衡,部分水体趋于恶化。

  “‘守护河道一公里’就是关注身边水环境。水无论污染与否,都要通过河道流入。如果大家都守护河道,那么水污染的第一道屏障就可建立,同时为国家环保督察和水质监测提供相关线索。”张永红表示。

  从今年3月开始,中华环保联合会策划守护河道活动,充分发挥其“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组织优势,倡导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水环境保护。

  以“一公里”作为一个量化单元,首先希望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守护一公里到守护一条河乃至更多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引起全国关注环境问题,特别是相关企业的关注。

  张永红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将持续发力,搭建多方参与平台,将政府管理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和媒体纳入到平台当中,并带动更多环保组织和公众加入,形成最大限度的合力,打造河道守护行动的公益品牌。

架起政府与公众环保的桥梁
资讯
保定:建山区绿美廊道